第498章皇帝陛下离家出走了
清河军记进了城,这么大的事情,哪怕是还待在朝房之中的,满朝大臣,也都已经知道了这个消息。
他们想的,可就比普通人要多的多了。
“清河军竟然进城了,谁给他们的调令。”
“信国公疯了么?他这根本就是造反!”
“难不成是陛下出的什么事?”
“李阁老,事到如今您也没有必要再瞒着我们了吧?”
“难不成真的是有人要造反?”
此时朝堂上的官员,基本都是经历过乱世的。
对于这种事,他们已经见怪不怪了,倒也不怎么慌乱。
这次再看到汤和,朱标总算是明白了,这位信国公为什么会用那样的眼神看自己。
如果不是这些军队看起来,对他没有任何敌意。
“文官那边,咱虽然什么都没跟李善长说,不过这老小子跟了咱这么长时间,如果连这点应变能力都没有,那他这个内阁首辅也就别当了。”
“如果让咱知道,你什么事儿都找你皇叔帮忙,等咱回来抽死你这个小兔崽子。”
朱标跟汤和虽然也见过不少次面,不过二人之间还真谈不上有多熟悉。
只是越往下看,朱标的表情就越发怪异。
这些人,每一个都是可以以一当百的人物。
火车这个东西,运送物资的数量实在恐怖,刚刚开始运营,就有许多商人争破头的想要使用。
他汤和,绝对不会违被朱元璋的任何命令。
“来人!去把汤叔叔叫来。”
甚至说,他还非常的喜欢。
所以本质上,汤和真正效忠的人,还是朱标的父亲,当今的大明天子陛下,朱元璋。
倒是那些出身心学的年轻官员,从来没有经历过这种场面,许多人的脸色都有些发白,似乎是有些害怕的样子。
这些人,都是曾经跟他一起打天下的武林人士。
“大同府?老哥,你还不知道呢吧?听说大同府那边儿闹旱灾了,而且还挺严重的呢。现在去大同府,可不是什么好时候。”
好不容易进了皇宫,又来到朱元璋的寝宫之后。
“至于武将,朕已经交代好了汤和,他会全力支持保护你,只要有清河军在,相信那些人也翻不出什么花样儿来。”
汤和却是固执的跪了下去:“太子殿下,礼不可废!”
情况不对呀。
看这字就知道,绝对是朱元璋写的,没跑儿了。
不过这种热闹的场景,朱元璋却并不怎么讨厌。
“我想去大同府探亲,不知道,老弟你去什么地方啊?”朱元璋饶有兴致的问道。
现在的火车已经更新到了第二代,一共可以拉五节车厢。
“你皇叔现在在大同赈灾,正是需要朝廷鼎立相助的时候,你给咱把这件事情做好了。”
大明的太上皇离家出走,这事儿不论怎么说,都有些离谱过头儿了。
“咱跟你妈走了,你这小子实在是太不争气,所以咱决定,跟你妈再出去旅旅游,给你一个锻炼的机会……”
“汤叔叔,现在外面已经乱成了一团,必须尽快平复下来才行,否则的话可能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当时,这封信就是拆开的。
“臭小子,咱是你爹。”
整个朝堂之上,能够做到这种事的,也就那两三个人吧。
这话虽然是向朱标表明了中心,但是也同样在告诉朱标。
因为这才是真正百姓过日子时候的模样。
普通老百姓离家出走也就离家出走了。
难道说……
而客运的车厢,也被朱瀚分成了两种。
朱元璋又不是那些没有能力的皇帝,这点儿小聪明根本就没有任何意义。
他们两个人全都是一身粗布的衣服,看起来跟普通的老百姓没有什么区别。
“这段时间,朝堂上的事情就全都交给你来负责。”
他急忙先上前扶住汤和:“汤叔叔快快请起,咱们自家人不必行如此大礼。”
再加上开头一句话之中的语气,朱标已经可以肯定,自己的老爹什么事儿都没有。
朱标对此很是欣慰:“父皇曾经说过,汤叔叔的忠义盖世无双,侄儿今天算是见识到了。”
李善长还是那副面无表情的模样:“先不要着急,此事自有朝廷的安排,我等只需等待结果即可。”
“行了,朕要出去游……微服私访了,这一次整个大明天下全都交给你,看你小子究竟有几斤几两。”
应天到燕京的火车铁路,朝廷虽然一直在抓紧修。
他好像还真得不得自己造反呢,到时候就有借口亲自带兵来收拾自己了。
当然,这个价格也只是相对来说的。
迷迷糊糊的朱标,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来到了朱元璋的寝宫。
火车朱元璋不是没坐过,只是朱元璋从来没有做过现在这种。
汤和微微点头:“请殿下放心,微臣一定谨记陛下吩咐,不论任何事都有殿下做主。”
很显然,这封信上的内容,汤和也是知道的。
却发现这里,站着一个略微有些陌生的身影。
在他的印象之中,自己的老爹不是这么不靠谱的人啊。
毕竟,这位信国公汤和,可是跟着他父亲朱元璋一起打天下的老兄弟。
朱标都忍不住要怀疑,是不是真的有人造反了。
价格非常低廉,只需要不到一两银子,就可以直接做完全程。
“殿下请。”汤和恭敬相请。
当然,朱元璋也不是蠢人。
朱标现在也纠结不了那么多,迫不及待的打开信看了起来。
纠结了许久,朱标最后只能无奈的叹了一口气。
原本朱标正在外地,是朱元璋的一封信,把他给叫了回来。
有些官员的眼睛陡然一亮。
虽然看起来没什么问题,可其中却总是带着杀伐之意。
朱元璋毕竟是半路出家,写的字跟从小学习诗书的文人比起来,总是有那么一丝微妙的怪异。
而此时,朱元璋跟马皇后两个人,已经坐上了前往燕京的火车。
而且因为修筑铁路耗费实在太大,操场上一直都有反对的声音。
见他如此坚持,朱标心中也是暗暗松了一口气。
那朱元璋这个皇帝可以说是白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