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根儿原是个随田客,自小就没有家,居无定所。
所谓随田客就是佃农,但又与寻常佃农不同。
正常佃农,是租赁地主的田地,到期要给主家交税,往往签的都是长契。
想当这种佃户,你起码得跟地主家认识,知根知底,熟门熟户,种田的手艺还得好,人家才愿意租给你。
否则你一个泼皮无赖上门要租田,人家压根就不带理你的?
对待这类佃农,主家基本不会苛责,遇上天灾人祸,收成不好时,还会接济一二。
而那些四处流窜的,则不同了,只能被称作随田客。
随田客么,随田走,哪里有田要种,便去哪里,签的也都是短租。
往往一两年,就会换一个地方,换一个主家。
柴根儿忘了自己老家在哪,只知道自记事起,就随着爹娘东奔西走,哪个村儿的地主富户缺人手了,便投奔哪一家,父母耕田种地,他则帮着放牛喂猪。
走过的地方多了,见识也长了,途中听闻了许多奇闻轶事,游侠传说。
尤其是瓦岗寨一众英雄的故事,更是百听不厌。
这让柴根儿自小就有了理想,他要当绿林道的匪寇。
匪寇好啊!
寨子里都是好汉,个个都是人才,说话又好听,快意恩仇,大口吃肉,大碗喝酒,大秤分金。
想那秦琼耶耶、程咬金耶耶,是何等英雄人物,皆是绿林道出身。
他却不知道的是,人家秦琼原先可是隋将来护儿的亲卫,更是在张须陀等名将帐下任职,隋末天下大乱,几经颠沛流离,才入的瓦岗寨。
程咬金就更不用说了,人家祖上是曹魏名将程昱,曾祖父程兴是北齐兖州司马,祖父程哲是北齐黄州司马,父亲程娄是隋朝的济州大都督,人家少时就善使马槊……
马槊的价值,就不必过多赘述了吧?
少时就耍的起马槊,能是一般人么。
但柴根儿却不知道这些,那些说书人为了让故事更贴合底层,将秦琼变成了贫家子,程咬金成了杀猪匠。
于是,在他十六岁那年,用两床破竹席将父母安葬后,便拎着一把砍柴的斧头,毅然决然地上山当了匪寇。
因生得五大三粗,虎背熊腰,且蛮力惊人,又是主动投靠,很快就被寨子的匪寇接纳,迅速成为寨主麾下的头号打手。
为此,他还给自己改了名字,唤作柴咬金。
顺利当上匪寇后,经过最初的兴奋,柴根儿渐渐发现,似乎与自己想的不太一样。
山上的匪寇兄弟没有所谓的义气,不过五十来号人,竟分成好几股势力,整日勾心斗角。
杀人越货,坑蒙拐骗,闲时靠欺辱逃户与劫掠来的肥羊取乐。
待的越久,柴根儿就越失望。
他向往的绿林道,是游侠传说中有情有义,义薄云天,锄强扶弱的英雄好汉,而非是如今这样,以欺压弱小为乐。
柴根儿想一走了之,可又拉不开脸面,因为寨主待他极好。
分钱分女人,从未亏待。
是夜。
山寨里极为热闹,烹鸭宰鸡,喝酒吃肉,好不快活。
所有人都很高兴,一边大口吃着肉,一边咧着黄牙,笑着讨论待会用什么姿势,折腾今日抢来的女子。
柴根儿却笑不出来,心里烦躁的紧。
今日,寨主带着他们下山,劫掠了一个村子,收获颇丰。
看着那些衣不蔽体的百姓神色惊惶,惨叫着四处逃窜,他心里莫名难受。
在他看来,是好汉,就该杀贪官污吏,抢为富不仁的地主富商,而不是去欺负本就贫苦的百姓。
可惜,每当他说出这番话,总会引来一阵嘲笑。
就连倚重他的寨主,都搪塞敷衍。
“杀啊!!!”
忽地,骤变突生,黑夜中传来一阵喊杀声。
柴根儿悚然一惊,紧接着,便听到屋外响起凄厉的大喊。
“不好啦,官兵杀来了!”
官兵杀来了!
这个消息,惊的屋中一众匪寇瞬间醒了酒。
寨主噌的一下坐起身,语气急促道:“快快快……”
正当柴根儿以为寨主要组织人手,跟官兵火拼时,却听他说道:“快走!”
“走?”
柴根儿一愣。
“不走等死么!”
寨主瞪了他一眼,慌忙朝着门外跑去。
柴根儿护着寨主出了屋子,只见外头已经乱作一团,黑夜下人影绰绰,也不知哪些是自己人,哪些是官兵,只听到四面八方都有喊杀声。
柴根儿问道:“寨主,往哪逃?”
“往山里!”
寨主是个中年人,早年间是猎户,因打猎时被一头金钱豹抓伤了脸,破了相,因此一直打着光棍。
后来江南大乱,干脆伙同一帮人,上山当了匪寇。
因曾是猎户,所以对山中的情况了如指掌,只要进了山里,便如鱼入大海,官兵想抓他,简直痴人做梦。
待官兵离去后,再偷偷溜回来。
至于跟官兵火拼,开什么顽笑,就凭他们?
柴根儿一手拎着斧头,一手护着寨主,不断撞开前面的人,朝着南边逃去。
途中,不少头脑机灵的匪寇跟在他们身后。
一路来到寨子边缘时,身后不知不觉集结了二十来号人。
就在这时,黑暗中响起一阵布帛撕裂声。
作为猎户的寨主当然知道,这是弓弦震荡的声音。
下一刻,十几根箭矢从黑暗中飞出。
柴根儿只听到一连串噗嗤声,顷刻间便有五六人中箭倒地。
“啊!”
寨主惨叫一声,胸口被一根箭矢射中。
柴根儿大惊失色:“寨主!”
“杀!!!”
伴随着喊杀声,一排士兵手持造型怪异的长枪,迈着整齐的步伐缓缓从黑暗中走出。
剿匪,就是为了在实战中历练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