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北来的风(2 / 2)

考察团很快告辞离去,整个过程礼貌而克制,没有提出任何超出商业交流范围的要求或暗示。

送走客人后,陈威廉等人松了口气,觉得这次接待还算顺利。但张建军却微微皱起了眉头。对方太过正常,反而显得有些不正常。那个李副团长最后的问话,绝对意有所指。

晚上,龙五带来了初步的调查结果。

“考察团团长李主任,背景清楚,是经济领域的学者型官员。副团长李,公开信息是外贸干部,但根据一些零散信息比对,他很可能有长期在相关系统工作的经历,这次可能是以经济干部身份随行,负责其他方面的调研评估。那位联系的谭先生,是他的直接下属。”

“关于姓赵的领导,”龙五顿了顿,“考察团名单里没有。但是,我们查到,考察团离京前,有一位赵姓的办公厅副主任曾与他们开过行前会。这位赵主任,地位不低,主要负责经济政策协调方面的工作。”

线索似乎隐隐约约地对上了。那位神秘的“赵主任”,很可能就是通过这个考察团,再次投石问路。

张建军沉思良久。对方没有直接接触,而是通过这种官方考察的方式,进行侧面观察和评估,显得更加谨慎和老练。这既说明对方重视,也意味着接下来的接触可能级别更高,事情更大。

他叮嘱龙五:“继续留意,但不要有任何主动动作。等他们出牌。”

北方考察团的风,轻轻吹过,似乎没有留下任何痕迹。但张建军知道,一些微妙的变化已经开始。

几天后,霍英东再次打来电话,语气轻松了不少:“建军,考察团那边回去后,反馈很不错啊。上面有些老朋友对我说,没想到香港还有这样踏实做事、重视技术的年轻企业家。这是好事,以后很多事就好说话多了。”

利铭泽也在一次小聚时,隐约提点道:“最近风声好像有点变化,有些以前卡得比较死的进出口许可,审批速度好像快了点。建军,你那边要是有什么需要申请的项目,或许可以试试。”

张建军心中了然。这是对方释放的善意信号,或者说,是对他初步“考核”通过的奖励。

他顺势而为,立刻让陈威廉整理了几个之前因为政策或牌照问题而搁置的技术引进和设备进口项目,重新提交申请。果然,流程走得异常顺利,很快就批了下来。

外部环境似乎正在悄然改善,但张建军内心却更加警惕。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对方给予的便利越多,所图必然越大。

他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内部管理中,加快人才引进和制度建设的步伐,同时让龙五进一步加强核心技术和财务信息的保密工作。

他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船长,在风平浪静的海面上,敏锐地感知着水下潜流的方向,一边享受着顺风航行的便利,一边默默地检查着船体的每一个接缝,加固着每一处可能薄弱的地方。

他知道,北来的风,既能助航,也可能在下一秒,就掀起滔天巨浪。在真正看清对方的底牌和意图之前,他必须保持最大的清醒和足够的实力。

而此时的怡和洋行,在经历了威尔逊事件的震荡后,似乎彻底转变了策略。市场上再也看不到他们针对建邦实业的小动作,反而传出消息,怡和置地正在积极筹划一个大型屋村的开发计划,似乎将竞争完全放在了明面的商业领域。

台岛那边,“渔夫”被召回后也一直风平浪静。

然而,这种过分的平静,却让张建军感觉到一种山雨欲来的压抑。他仿佛能看到,怡和那位新经理在办公室里,对着香港地图和建邦实业的资料,冷静地谋划着下一次更致命的攻击。

风暴正在积蓄力量。而他,必须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