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 开业(1 / 2)

重返1977 镶黄旗 4643 字 3个月前

1984年4月份的最后一个星期。/p

水清、洪衍武、陈力泉,以及再次改名为“商店组”的全体职工。/p

完全是在忙忙碌碌、昏头转向中度过的。/p

这是因为服务公司筹备的商店已经把开业日期定在了“五一劳动节”这天。/p

时间相对紧迫,突然觉得各项前期准备工作繁多,难免会让人觉得精神紧张。/p

那忙中出错,有些事需要反复调整、确认,也就在所难免了。/p

实际上,哪怕4月3o日中午举行的全厂大会餐。/p

“商业组”的人,都没一个敢碰酒的。/p

全吃得蔫头耷脑的,甚至有点食不知味。/p

不是因为别的,这几天累的慌啊。/p

另外,吃完了还得接着去干活呢。/p

像这天下午会餐散了之后,和本厂的工人们吃饱喝足,大部分都提早回家不同。/p

“商业组”的职工依然忙活到了天黑。/p

这还多亏“零售组”和“制作组”本着“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精神,不少人主动留下来帮忙。/p

否则就是干到晚上八点,也收拾不利索呢。/p

好不容易忙过了这关,5月1号,早八点半。/p

“北极熊”厂区西侧临街处,随着一阵“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响。/p

在工会魏大姐和水清一起剪下红绸的一瞬间。/p

经过筹措,准备就绪的“北极熊日夜食品商店”,终于面对安乐林路的百姓们敞开了大门。/p

但很可惜的是,“商业组”想喘口气是彻底没戏了。/p

因为开业第一天,他们担心买卖冷淡的现象根本不存在。/p

相反的是,火的一塌糊涂,附近居民的购物热情,完全出乎所有人的预料。/p

别看魏大姐和水清一开始还满面带笑,为人头攒动的景象欢喜,可没多久她们就转而害怕了。/p

因为店里挤得都没下脚的地方了,店外的货摊儿也是人满为患。/p

简直就跟物品调价前夕,闹“抢购潮”的架势似的。/p

可越是这样吧,还越招来更多的人凑热闹。/p

别的不怕,就怕老人、孩子被挤坏了啊。/p

洪衍武倒是果断,看出不妙,紧急采取了应对措施。/p

一边让水清赶紧打电话给派出所,请俩民警来维持秩序。/p

另一边他和陈力泉严守商店的门,室内空间暂时只许出,不许进了。/p

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带着喜悦的痛苦。/p

要仔细一想吧,也不免有点用力过猛的后悔。/p

这是怎么话儿说的啊?/p

嗨,还不是洪衍武自作自受。/p

都赖他把这商店规划得方方面面、里里外外都太有特色了,有点越时代了。/p

最后临了他还上了点儿促销手段,结果一下就变成这样了。/p

比如说从建筑装修上来讲,先建筑规格和材料方面,洪衍武想得就挺周全/p

因为平房是平房啊,可特殊的地方在于,洪衍武让基建科采用的建材,除了红砖、沙子,还有水泥、钢筋、预制板。/p

这是以前底层楼房常用手法,现在农村三层以下的楼房仍然比较普遍使用。/p

不用问,洪衍武这是考虑到日后买卖兴隆空间需求变大,预先留了扩建楼房的后手呢。/p

其次,在建筑规划上还有额外的一招妙棋呢。/p

洪衍武作为一个曾经的地产商,有关房屋预售中心的经验自然丰富。/p

因此在规划之初,他就要求商店和餐厅的主结构能向厂内方向缩进七米。/p

然后在空出的地方用铁柱和木梁搭出一大溜儿露天棚架来。/p

这样的话,商店名字、餐厅招牌,高高架在上面极为显眼不说。/p

在棚架底下还能架灯光,设促销台,方便白天黑夜的做促销活动。/p

同样的,也能作为夏日大排档和商店饮料区的附加面积。/p

而且别忘了,因为房顶是平的,那么只要在商店和餐厅两头设置好楼梯,房顶装好护栏。/p

又等于生生多了一层可供餐厅和商店使用的户外面积。/p

这么说吧,商店加餐厅,暂时不过三百五十平米的室内面积。/p

但经这么一弄,却能白白多出六百平米的户外面积。/p

每年至少有半年如此,这划算不划算?/p

而且最重要的是,商店和餐厅的房子朝西,到了夏天肯定夕晒得厉害啊。/p

有这个棚架还能搭上苇席防晒、防雨。/p

这是仿照过去棚匠给有钱人家搭凉棚的做法。/p

用苇席搭在棚架子上透风性极佳。/p

而且不但好拆好卸,穿上绳儿还能自由升降,简直方便极了。/p

到了寒天呢,因为屋里供暖靠土暖气,再拿棉帘子搭暖棚,屋里还保暖呢。/p

甚至什么棚都不搭,就利用棚架种点葫芦、丝瓜、葡萄什么的,也是一种对环境的美化。/p

总之,为了最大限度压榨出房子的使用率和多功能,能考虑到的,洪衍武几乎都考虑到了。/p

这还不算完,房子的外观和里面装修的颜色搭配也是洪衍武定的。/p

他采用了大面积的奶白色加上纯木原色,和铸铁材料的黑漆搭配。/p

既简洁明了,又利于土洋结合。/p

一样是模仿房屋预售中心,整出了一股子极具现代感的北欧范儿来。/p

这就让屋里屋外看上去既有食品行业的洁净感,又很洋气,甚至还能让人感受到一股子冰淇淋的奶味儿似的。/p

所以商店和餐厅的外结构,甚至还没完全完工,商店的招牌还没挂上,就已经在这一片儿驰名远扬了。/p

尽管附近的老百姓并不能了解到这些房子的具体的用途。/p

可不知是谁,颇有创意地给这儿起了个时髦,且让人记忆深刻的地名儿,叫“小洋房儿”。/p

说完了建筑上的规划,再说说经营方针。/p

这方面,洪衍武更加独有创意。/p

因为先从商店名字里的“日夜”二字就可以看出来,这是京南第一家二十四小时营业的商店。/p

不用多说,洪衍武的灵感主要来自于“711”这样的现代便利店。/p

今天的人们都了解,便利店和普通商店相比,优势就在于同样的房租成本,却把营业时间延长了一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