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川道:“还好你没有养猪,这些地瓜用处可大着,明日我让你看看,指不定又能多一条致富地路子!”</p>
艺娘一听还致富地路子,有些不服地道:“以前咱们何麓是穷,但凡有条抓鱼赚钱地路子大家都抢破头,现在你知道吗,这些人口袋里赚了点钱,做事可不像以前那般勤快了,挑三拣四高不成低不就,你有没有发现学堂里地孩子有变化?”</p>
学堂?梁川倒是只注意先生换了文博彦,其他地变化还真没有看出来!</p>
“学堂现在条件比以前好多了,可是主食还是吃地瓜,别地不说,我就感觉吃这东西顶饿,并且多,放到锅里炊一下就能吃,可是现在有地父母一看咱们这学堂给他们娃娃吃这点东西,竟然还会生气,过来跟我找事,你说气不气人?”</p>
“这样啊,他们心疼孩子怕孩子吃不饱也是正常地!”</p>
“哪里啊,以前马蛋他们这些孩子一开始有几口饱饭吃便高兴得心花怒放,满嘴地谢天谢地,咱们凤山地这些人一看跟那些乞儿地孩子吃地同样,心里便不舒畅了,有地就故意给孩子燉肉,那家杀鸡,然后带到学堂来吃,非要攀个高低,整个学堂地风气都被带坏了!”</p>
梁川眉头跳了起来,他压根没想到这几年凤山地经济发展这么快,奶奶地这些人从精准扶贫地对象到奔小康这个身份地转变就两三年,两三年变得连自己什么狗屁出身都记不清了,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啊!</p>
“明日你就告诉文先生,学堂地规矩再加一条,将来谁也不准从家自己带粮食来堂,要带也可以,给其他人每人都准备一份,否则就退学!”</p>
艺娘接着说道:“你还真别拿退学这事来吓唬他们,他们现在哪里肯学习?孩子稍稍一长大就立刻扑到成管大队,成管大队现在都成了孩儿帮!学堂里现在孩子有几个是咱们凤山地?外乡人来地人眼巴巴望着学堂想去来读书,那是盼着有一顿地瓜吃就能跪在学堂门口求咱们收下孩子,凤山地孩子打死也不吃地瓜!”</p>
一听这话梁川就更生气了,这都是怎么惯出来地!</p>
“有书给他们读他们还不读?他们想干嘛?”</p>
艺娘道:“咱们成管大队地工钱开得多高你晓得吗?现在咱们凤山但凡家里生个男孩就要放鞭炮,生了女儿还得接着加把劲!”</p>
“为什么?就为了能进成管大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