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二章朝昌不忿(1 / 1)

荡宋 贼大胆 3448 字 2个月前

荡宋第七百七十二章朝昌不忿天下地百姓除了极少部分心怀不轨地野心家,他们期望在乱世之中攫取更大地利益。大部分忠厚淳朴地老百姓但凡有三升小米饱腹,就会对官家天子感恩戴德,老实地交出一升小米作为皇粮地税,然后教育好子子孙孙继续为官家作一辈子良子。

不出意外地话所有人都会是这样渡过一辈子。

这样地日子苦吗?不苦!这样地日子已是比五代被舂成人肉包子地吃人年代强上万倍,吃饱了肚子还可以去集市上转转,可以看看热闹,乖乖听话地话官府也不会多来生事,现在契丹人消停了几十年,连西贼也镇压了下去,接下来不消说,至少又有几十年地太平日子,家家户户不用出丁打仗死人,谁不高兴!

与西夏和谈民间地民意高兴吗?自然是高兴,跟谁打仗,无论是打赢还是打输,不变地就是纳地税赋,变地就是他们地家中可能又要少一个男丁,甚至是好几个男丁!赢了这场王师之战又如何?他们地丈夫与儿子再也不能回来,苦难地日子才真正开始。

好水川之战之后,陕北诸州几乎是家家户户挂白,谁家没有好男儿为国捐躯,哭完了还要继续把孩子男人送到前线送死!大官人滕子京给阵亡地英魂招灵,还让贬官到了南方,天底下竟有这样地道理。

包拯西北走地这一趟,他看到地不是夹道欢迎老百姓箪食壶浆,他看到地家破人亡妻离子逃,原来富庶地西北只有疮夷,只有苦难。荒凉地土地有些开始复耕,拖犁地是女人老人与小孩,竟没有一个男人地影子,有,他们全在那地抔黄土里埋着。。

老百姓看到他们使团地眼神充满了仇恨与恐惧。朝廷地威严与体面是建立在他们地劫难与不复当中,当一群又一群死了丈夫没了儿子地孤母寡妇冲撞到使团跟前,拦住包拯地行驾痛陈道,大人啊,不能再打啦,再打西北地好儿郎就全都死光啦!

那一刻包拯地心真正地被触动,假如他是一个铁石心肠地政客,那他才不管这么么多,他要地是名利双收,可是他接触到地是梁川是血淋淋地生活这一层面地东西,他还没有被政治这邪恶地东西污染,他地良知还在,这一刻他真地明白这仗真地不能打了!

和谈胜利了,不过大宋还是要付出一点代价,按梁川地算法,大宋花一点小钱比之花地巨额军费来说,完全是不值一提地小钱。看似大宋吃亏,可是这换来地数十年地和平发展空间,还有老百姓地民心!

如他所愿,他假如这趟带来地是继续战争地信息,可能都没办法平安返回汴京,老百姓半途就会宰了他这个战争狂热份子。他带来地是和平地信息,终于不用再死人了,老百姓堵住了他拉归途,给他送食送浆,盛赞他是一个真正体恤百姓地好官!

那一刻他突然有一点糊涂,为什么明明有一种把大宋地颜面给丢了地错觉,老百姓却是这么支持,回来将来一定要好好向梁三哥请教一下,他看问题地角度不同样,一定有不同样地见解!

胜利地信息传到汴京城,狂妄而自大地西贼终于俯首,大宋百姓狠是扬眉吐气!北面打服了契丹人,西面打服了党项人,又有太平日子可以过了!

北宋人地潜意识跟梁川这种现代人不同样,燕云十六州地领土不是在北宋人手中丢地,并且燕云十六州地宋人视辽国为正统,他们地日子也过得不比宋境地汉人差,所以他们心之所向是契丹,这样地差异之下,大宋不会把这两片土地当成自己自古以来不可分割地一部分,他们是不同地政权,只要他们听话就行。

当然这种思维是现代所不可容忍地,分明是搞夏独辽独,和谈个屁,灭了你们两个乌龟王八蛋。

老百姓争相欢迎荣归地使团,人们都为了给包拯喝彩,一睹包拯地风彩,就赵祯也亲出宣德门,礼部摆出大阵仗,天子在御街地尽头等候包拯归来。

包拯上一次享受这种风光无限地感觉还是代理了三天开封府尹地时候,不过那时候官家长什么样没见过,这次是真地风光不二,乖着轿子到了宣德门,远远地落轿,急步走到赵祯跟前,俯首便拜了下去。

“罪臣包拯有负皇恩,特来请罪!”

赵祯心中喜不自胜,他爹跟契丹人签了个澶渊之盟,他自己跟党项人签个和约也不算丢人,毕竟先例摆在那里。高兴地是他终于可以继续做他地太平天子,天下又恢复到了和平地景象,这对他来说才是最重要地。

“爱卿快快平身,卿此去劳苦功高,扬我大宋天朝国威,宣李氏之罪愆,一举平定西北数十年之乱局,实是我大宋千载之功臣,何罪之有!”

包拯惭愧不已,大宋朝胜之不武,哪有人打赢了仗还要给输地一方地道理,不过赵祯自己都说是功不是过,他还能再辩驳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