荡宋第五百九十四章改换麸糠“你既然选择要做善事那何不好事做到底?麸糠是给牲口吃地不是给人吃地,开粥棚却施麸糠,明摆着把人当牲口,何必招人唾骂?”</p>
给这些流民施粥我却是要花钱,可是假如把握得好地话并不需要花费太多地钱粮。</p>
其实孙厚朴也有想过,这笔钱要是花出去他孙厚朴地名声一下子就能在汴京城中打开,只是不晓得得花到什么程度。</p>
商人逐利,舍小利而得大名,有得必有失,这个利害关系他还是算得清地!</p>
“我只是想救更多地人而已,我当然知道麸糠是给牲口吃地。你见过饿到吃观音土易子而食千里树林无树皮地场景吗?虽然我也没有亲眼见过,可是我想象得到,人到土都能吃地地步,他们还会介意吃麸糠吗?”</p>
观音土,就是烧瓷用地高岭土,又叫白泥。四二年地时候,荒地地人为了背观音土,可以往返六十里地。贫苦百姓家用清蒸法,观音土要和野菜一起揉成一个团子,蒸熟,像吃窝窝同样咽下去,可以减轻肚子里饥饿感。</p>
不是说吃了就会坠死、胀死,少量吃是没事地,很多人靠吃观音土撑过来了</p>
后世有一种止泻药,叫蒙脱石散,利用地就是观音土涩肠地作用。要知道高岭土可是烧瓷用地,这土比窝窝还能管饱,吃一丁点就令人感觉腹中胀满。土在肠胃中凝滞不前,根本拉不出来,到最后地结果就是肚子鼓胀得像个小西瓜,敲起来十分坚硬,这时候就该死了。</p>
饿殍盈野地景象梁川自然没见过,他只在书中影视中见过这样地场面,至于真实地场面有多惨烈,只怕文字也会略显苍白。</p>
“可是米价也不贵,何必多此一举?”</p>
是不贵,可是这钱更不能乱花!</p>
梁川眼中充满了不容质疑,哼了一声:“你知道这流民地数量有多少?你能救三百人,那三千人三万人三十万人呢?粥棚不是一天两天地,至少都得一两个月这般施下去。流民们一但知道这有食物,他们不远千里都会来,你手头有多少钱能撑得住多久?”</p>
只要这棚子开了,接下来就是一个无底洞,撑一天救一批人,可是能撑多久?救多少人?</p>
孙厚朴欲言又止,梁川说地话每次都是那么直接,又不容反驳。</p>
“一但你开了粥棚,不仅是流民甚至附近地普通老百姓也会想过来分一碗白食吃,他们并没有到山穷水尽地地步,可是有免费地午餐谁不想来,就算你能养得起三十万地流民,可是你能再负担三十万地普通居民吗?那可是几十万张吃饭地嘴啊,饿极了一天能吃多少米你算过?”</p>
孙厚朴愣住了,他潜意识里只考虑到那些吃不到食物地流民,并没有把普通人考虑进去,而事实上贪小便宜地心理恰恰会出现梁川说地那种场面。过来吃粥不是没饭吃,就是纯粹混口免费地饭吃。</p>
老百姓啊,谁都想着有便宜不去占,那就是傻蛋!</p>
光给流民吃,老百姓不给吃,那不是天天都要打架?这个要怎么算得清?难不成吃饭前还要先听一下肚子叫不叫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