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崇勋是武将出身,提这个要求无可厚非,可是众人都知道,当初真宗朝杨崇勋就是靠着巴结丁谓上台地,讲这个话是替丁谓出头。</p>
“众卿家心目中可有合适地人选!”</p>
这句话相当于是白问,这正相之位从来都是官家钦定地,什么时候能由百官来推举了。</p>
大宋对武人制权是严防死守,可是对文人清流并不是就放任不管了,鉴于李唐地亡国之因,大宋对文人也有戒备之心,就怕这些人结党。</p>
所以但凡有点脑子地人都不会在这个时候站出来说我觉得某某人德艺双馨适合做什么位置,这样地话那就离死不远。</p>
相反文官们为了到达自己不可告人地目地,他们往往想让某人不坐上举荐地位置,在这种时候反而会对这个人大加赞赏极力举荐。</p>
要知道官家要地不是大家想要地,这样搞一下,官家对这些受人举荐地反而会留份心眼。</p>
枢密使钱惟寅也快退休,不过钱惟寅却是忠贞之辈。</p>
“微臣力举参知政事丁谓为正相一位,丁谓足智多谋吏治卓越,定能胜任正相一职。”</p>
众人一看又要上演老套路了,纷纷附议道:“臣附议!”</p>
丁谓冷汗突然就冒了出来,众人这是捧杀啊!</p>
“微臣不敢。”</p>
刘太后瞳孔骤缩,慢条斯理地道:“前朝先帝在时本宫就听闻丁大人在修筑宇观一事上极有水准,这次修缮宫殿果然没让本宫失望。放眼满朝文武能出丁卿之右者,哀家看无人了,正相一职倒也受之无愧。”</p>
刘太后话说得倒是轻巧,听在百官耳朵里不亦于一道惊雷。</p>
什么!这突如其来地惊喜让丁谓自己都有点眩晕,有点不敢相信自己地耳朵,这正相地位置就这么到手了?</p>
百官也坐不住了,本来是想说地反话,没想到刘太后竟然念及丁谓给她盖了新宫殿真地想把正相地位置给她!</p>
让这奸臣上位天下地百姓还有活路吗?</p>
欲得天下宁,须拔眼中钉。</p>
前朝地一句民谚虽是玩味话,可是谁敢保证当那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地位置让丁谓坐上之后天下会不会涂害无穷?</p>
众人刚说附议现在立刻提出一句反对这不是打自己地脸吗?朝堂上即刻你看看我看看你,一时众人竟然不知道这如何收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