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57 章 好大~(1 / 2)

新省,塔克拉玛干沙漠。

早在几十年前,华夏对于沙漠的理解与规划其实就有了,沙漠,本质上其实也是土,只是失去了一些营养物质与水分,导致其突然颗粒化。

最终导致整体沙漠化。

而随着沙漠的治理工作在不断的推进,经过那么些年,新省这边自然也有了不一样的变化。

沙漠边缘,洪文路正在检查他们培育的水果苗,沙漠上种植东西并不算稀奇的,海外如沙特阿拉伯这些地方其实是有一些测试场地的。

但是整体的成本非常高昂,所以并没有普及开来。

而洪文路他们在沙漠边缘培育的西瓜苗,水果苗,其实只是测试,看和西瓜苗的生长数据,洪文路又看了一眼培养皿内的营养液剩余情况,最终在试验清单上签完字。

才算完。

而看向沙漠,洪文路只觉得整个人鸡皮疙瘩有点起来了,毕竟沙漠这种地方,仔细去看,总是有一种对于生命的剥夺感。

同样的,这片沙漠也是代表了无限的可能性。

“新省现在测验的地方,沙漠这边还有很多可以测试的,只是现在,我们先将这些弄完吧,对了,养殖场那边的数据有了么?”

即便是洪文路,其实也知道单靠他们自己,其实想想也知道,科研项目那么多,单靠一个人的力量,很难完成所有的科研项目。

而现在,洪文路他们已经组建了7个实验室,针对不同的试验场景,做出不一样的应对措施。

土壤、营养剂、养殖场,再加上种子、虾苗、蟹苗等诸多研发、探究的内容,这些,都是洪文路现在在管的事情。

助手小凌将pad上的内容递给了洪文路,看了一下研究数据,目前对虾的养殖工作其实已经到了“收获”阶段了,平时,白对虾的养殖工作大概也就三四个月,而这次,他们为了测试整个生命周期包括不同时间段的对虾生长。

特意延长了收获的时间。

“走,去养殖场看看!”

……

一天后,洪文路他们到了养殖场,其实养殖场就在雪山下面没多远,养殖场的水,其实都是雪水那边融化而来的。

经过调理后,整个水质已经能满足基础的近海养殖条件的生长因素。

而洪文路,在到了养殖基地以后,现场的负责人肖刚轶则是一脸“恭维”,在东风集团,科研人员的价值远比普通员工来的高。

虽然不是明文或者说有人那么说。

但大家都能感觉的出来,毕竟陈斌的态度摆在这。

而洪文路看着肖刚轶则是笑笑说道:“肖主任,还是先带我们去一下养殖基地,我们想先看看对虾的情况!”

先谢绝了肖刚轶的茶歇邀请,而是转头直奔池塘,就是因为茶歇什么时候都可以,但是好消息,要先传回魔都才可以。

见洪文路如此认真,肖刚轶也没办法说别的话,带着洪文路他们来到水池旁,洪文路自己用旁边的网兜,开始捞虾。

随手一铲子下去。

直接捞了一兜子的虾,出水立马活蹦乱跳,蹦的洪文路身上都是水,但是洪文路没有丝毫的嫌弃,甚至觉得这些虾的生命力真的很好。

而虾自然也不普通,是华夏海洋大学研究的新型对虾,这是经过几代培育后,才得到的虾苗,而经过新省的养殖。

这整体的生命力,更加旺盛!

而且,从个头上来说,这些对虾的生命力非常旺盛,而且除了旺盛,还有一点最为重要,那就是体醒。

普通的白对虾,他的体型并不会太粗胖,特别是内陆沿海养殖的,虾整体个头不会太离谱,但是现在,他们养殖出来的虾,块头比较大。

而且洪文路在看到虾苗有点不对劲后,也是让人检查一下。

这不检查不知道,一检查吓一跳。

也许是品种的问题,也许是培育的问题,虾里面有一部分的个头来到了小孩胳膊粗细,平常这种情况只可能出现在黑虎虾上。

而现在居然出现在白对虾上,着实有点罕见。

当然,罕见是罕见,并不代表见不到。

虽然个别的个头是大很多,可是整体的概率并不高!

“这些大虾,有办法保存吗,捞出来一批,然后送到魔都,给陈总他们看看!”

好的结果,自然不需要多想,而且,经过这2年的耕耘,其实养殖场地不少好东西,除了白对虾,还有青蟹,这些都是近海可以养殖的存在。

这些东西,都是时间需要搭配上来的。

而青蟹,对养殖环境的盐度有一定的要求,通常在东南沿海的养殖盐度范围为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