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一切就绪(2 / 2)

从1994开始 三月麻竹 1119 字 3个月前

会议室的空间说不上大,却也不小,老色桌椅挤满挤满也有30多个位置。

进门,林义面色平静的走到上首位,看了眼左边跟着落座的王欣,眼神同陈兆良触碰算是打了.zyxta.声招呼。

随即视线从众人身上快速掠过,在原属于管一路的位置上停留了两秒,最后把注意力猫在了知识产权部门的领头人身上。

魏仁杰,一个男人,儒雅且中年。在大学当过教授,也干过律师。

根据王欣的说法:这人名气很大,很有钻研精神,对专利方面的知识储备非常丰富,大有张口即来、出口成章的意味。

林义心想这人卖相倒不错,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有几把刷子?等会自己得试试斤两才行。

这次会议主要讨论四个事项。

第一个就是电池项目。尽管一年之前就已经立项,也尽管从比亚迪等其他公司挖来了一些技术骨干,一切貌似都井井有条,如火如荼。

但林义觉得还不够,跟自己预估的进度相比,有点慢了。

所以这次会议上,林义把电池项目提到了第一讨论顺位,意思非常明了,提升它在公司内的战略地位,倾斜公司相关资源,重点发展。

作为具体负责运营的总经理,王欣首先作报告:“从60年代起到90年代初,世界充电电池市场几乎是日本厂商的天下。

像三洋、索尼、东芝、松下等制造商占据了全球近90%的市场。而国内的大多数电池厂家是买来电芯自己搞组装,利润少得可怜,产品更是没有竞争力。

但自从王传喜创立比亚迪后,这个局面才慢慢有了好转。

面对国内电池市场的困局,王传喜找到了破局之法。那就是从一开始就把目光投向技术含量最高、利润最丰厚的充电电池的核心部件——电芯的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