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8章 岛国博物馆的华国重宝!(2 / 2)

财戒 嚣张农民 2075 字 22天前

这份记忆,如同镌刻在心底的印记,足以让往后的岁月都变得鲜活起来。

我掏出手机,拨通了赵奕彤的电话,铃声响了三声便被接起,她的声音从听筒里传来,软得像刚晒过太阳的棉花,带着刚睡醒的慵懒,尾音微微上扬:“张扬,你还没回来呀?不是说今晚……”

“抱歉,奕彤。”我打断她,语气带着歉然,目光望着远处东京的灯火,“我遇到了替身门的余孽,他实力很强,我得盯着他,不能让他逃脱,今晚回不去了。过几天我一定好好陪你。”

挂了电话,我收起手机,驾驭龙珠朝着约定地点飞去。

桃子、梨子、梅子、芳子早已在博物馆附近的小巷里等候,巷子里的灯光昏暗,将她们的身影拉得很长;看到我飞来,四人立刻迎上来。

“二本正人已经被我斩杀。”我拍了拍桃子的肩膀,指尖传来她肩膀的微颤,目光扫过四人,“今晚的任务,是把博物馆里属于华夏的文物都带回来。你们踩点这么久,里面的情况都摸清了吧?”

“摸得差不多了……”芳子上前一步,声音带着几分凝重,开始细细地禀报。

东京国立博物馆馆藏的11万件文物中,明确来自华夏的珍品就有1万余件,而散落在日本私人手中的中国文物更是多达数百万件——这些数字像烧红的烙铁,烫在每个华夏儿女的心上,带着沉甸甸的历史重量。

芳子又从怀里掏出一张手绘的地图,纸张边缘有些磨损,显然是被反复翻阅过;

上面用不同颜色的笔标注着博物馆各展区的位置,重点区域用红笔圈出,还标注着文物的大致种类:“主人,我们摸得很清楚。一楼是岛国本土文物,二楼和三楼全是从海外掠夺的珍宝,其中华夏文物占了三分之二,从商周到明清,几乎每个朝代的重宝都有,连一些孤品都在这里。”

我们从博物馆西侧的古树群潜入,古树枝繁叶茂,像天然的屏障,将我们的身影遮蔽;芳子取出随身携带的脉冲装置,按下开关,淡蓝色的电流在装置上闪烁,外围的红外监控瞬间失去信号,成了摆设。

东洋馆的入口处立着块青铜牌匾,表面泛着氧化的绿锈,用日文刻着“东洋文明展”几个大字,字体厚重,却透着傲慢;我冷笑一声,这哪里是展览,分明是强盗的战利品陈列室,将掠夺来的文明当作自己的功绩炫耀。

推开厚重的木门,一股混合着樟木与尘埃的气息扑面而来,那气息带着岁月的陈旧感,却也藏着文物的悲鸣;门轴转动时发出“吱呀”的声响,像在诉说着过往的苦难。

东洋馆的11个展馆里,竟有6个全是中国文物,从门口望去,一排排展柜在幽暗中延伸,像一条漫长的苦难之路。

月光透过高窗洒在展柜上,给冰冷的玻璃镀上了层银辉。

玻璃罩里,第一件重宝是商周时期的青铜饕餮纹方鼎——鼎身刻着繁复而威严的饕餮纹,纹路深邃,历经千年的青绿色铜锈在月光下泛着幽光,仿佛还残留着商周的烟火气;

鼎足粗壮,却在底部刻着一行小小的日文:“明治二十八年,从清国辽东掠夺。”

明治二十八年,正是1895年,甲午战争后,日军在辽东烧杀抢掠,所到之处生灵涂炭,这尊本该陈列在华夏博物馆、见证文明传承的国之重宝,就这样成了他们炫耀的“战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