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皇帝亲自出迎,众人皆是面露惊惶,连忙加快脚步上前,躬身便要行大礼:
“陛下,使不得!折煞臣了!”
正所谓今时不同往日,昔日李彻尚为奉王时,亲自相迎可称礼贤下士。
如今他已登基为帝,又身处皇宫大内,若皇帝亲迎而臣子坦然受之,那便是大大的僭越了。
有些规矩不能破,在场之人都不是恃宠而骄的人。
然而,李彻这下意识的举动,依旧让他们心中暖流涌动。
感到陛下虽登临大宝,但对他们的倚重与亲近,并未因地位的提高而改变。
李彻目光扫过面前几位风尘仆仆的老臣,随即又看向他们身后。
奉天的核心班底几乎到齐了,文载尹、王羲正、王崇简、王锡等重臣皆在其列。
怀恩也带着常雪凝等几位妃嫔安全抵达。
众人见到李彻,纷纷恭敬行礼,口呼万岁。
“朕等了你们很久了。”李彻的声音里带着明显的欣喜。
他是真高兴。
相比于征战沙场,李彻在政务上的天赋差了不少,这几日处理政务感觉头都大了。
如今智囊们纷纷抵达,自己也能松快一些了。
杨忠嗣作为代表,连忙回道:“陛下快马催促,臣等不敢有片刻耽搁,交接完手头紧要事务便立刻启程了。”
李彻苦笑一声,摆了摆手:“打下的地盘越多,需要处理的庶务便逐步增加,没有你们辅佐,朕当真是寸步难行,焦头烂额。”
“还好奉国有你们坐镇,朕在前线才能高枕无忧,这一统天下的功劳,你们比朕更大。”
霍端孝肃然道:“陛下言重了,此乃臣等分内之事,怎敢不尽心竭力?”
“好了,客套话不多说,”李彻脸上露出真切的笑容,“走走走,都随朕入殿,好好说话。”
他随即对后面的怀恩吩咐道:“怀恩,安顿好凝雪他们,你就过来伺候,养心殿这边还需你熟悉。”
“喏。”怀恩恭敬应声。
李彻转身,引着众人向养心殿内走去。
杨忠嗣跟在后面,望着皇帝那挺拔的背影,一时间竟有些恍惚。
初次见到李彻时,他还是个被排挤,发配到苦寒之地的落魄藩王。
自己若非念及他身负前朝皇室血脉,有一份香火情,未必会选择效忠,并将桓国军托付给他。
再次相见,李彻已经在关外初露峥嵘。
奉军铁蹄踏破契丹王帐,横扫室韦诸部,声威震关外诸部。
也正是从那时起,自己才开始发现,这位年轻的君主,或许真能成就一番远超想象的伟业。
而到了今日,昔日那位落魄皇子已然成长为君临天下、执掌乾坤的雄主。
这其中的沧桑巨变,如何不让人心生感慨?
可惜了,当初就应该多坚持一下。
若是能说服陛下,如今复国大业已成。
不过也无所谓了,如今自己效忠的是李彻这个人。
相比之下,李彻是桓国的皇帝,还是大庆的皇帝,还重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