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五章 夏国物理学会的年终学术交流会(2 / 2)

既然杨伯伯都已替两人考虑得如此周到了,夏科院又已近乎无条件让步,那就没必要拖到后年再参加院士增选了。

秦克拿过鲁信平前面的茶壶,替杨伯伯满上,笑道:“我知道杨伯伯是为了我俩好,我俩自然乐于接受。”

杨伯伯欣然道:“好,最快下个月,最晚二月份,你们就会成为夏国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夏科院院士了。你们的院士身份挂到数学物理科学部,至于想当数学院士还是物理院士,你们自己定吧。”

数学物理科学部其实里面并没有正式区分“数学院士”、“物理院士”,但确实会将院士的档桉划分为“数学家”“物理学家”两个分类,所以便有了约定俗成的“数学院士”,“物理院士”之区别了。

旁边的鲁信平听得心生羡慕,其实他明白,这次夏科院的特别破例以及几乎无条件让步,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秦克与宁青筠研究出来的“青柠拓扑超导涡旋态理论模型体系”。

国家向来重视高新科技,特别是量子计算机,视之为实现未来信息产业弯道超车的重要希望。

现在“青柠拓扑超导涡旋态理论模型体系”一出,起码夏国在拓扑量子计算这个量子计算机纠错容错领域的物理理论上,已走到了世界最前列,在量子比特突破百万位之前,根本不用再忧心容错率的问题,这样的丰功伟绩,再加上先前建立计算种子学解决粮食危机、捐赠完美型沙漠红薯培育专利技术的巨大贡献,不给个院士待遇,国家都不好意见再面对这两个青年教授了。

——毕竟院士才是国家所能拿得出手、对一个学者最高的学术称号奖励。

不过二十一二岁的院士啊,估计全世界都挑不出第三个来。

几人聊了一会,杨伯伯对鲁信平道:“小鲁,你去我车里找找,好像有盒明前龙井,找出来后打包好,待会给秦克和小宁带回去。”

鲁信平应声起身离开。

秦克笑眯眯道:“杨伯伯,我过来只拎了袋便宜的水果,回家时却能拿盒顶级绿茶,这不是占了您的便宜吗?”

“一盒绿茶而已,算不了什么,最近记忆不好,刚好想起便先让小鲁准备了,免得待会忘了。”杨伯伯见鲁信平离开,关上了书房的厚重实木门,才问道:“听说你们在远州建了个青柠新能源及澹水资源再生利用技术研究中心,你们怎么又忽然选择这个科研方向?”

秦克好奇道:“这个方向有什么问题吗?”

“没问题,而且国家正在拟文,打算大力鼓励咸水澹化技术的研发,我们这边也会进行研究经费的倾斜,你们的动作倒是够快。秦克啊,是不是你岳父和你说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