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四弟都已经弄清楚,那就不必再去计较。”
可这毕竟是朝中之事,可科举毕竟没有办法能够让这些学子们严于律己。
科举制中的很多小问题,朱瀚自然是心知肚明。
在这一次的科举之中,他其实早就已经料想到,肯定会有很多的事情发生。
出了这样的事情,反正在他看来就应该打入天牢,狠狠的惩罚一番。
对于他们而言都是至关重要。
能够真正的在科举之中,让他们选拔出更多的人才才是重中之重。
王大人的提醒也确实有几分道理。
这确实对他来说非常的不容易,考题若能够全部都安排妥当,对他们来说就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学子们能够在科举考试之中畅所欲言,在学问上面自然也是不容小觑。”
朱瀚转头看着朱棣脸色平静无波。
他和朱标两人又仔细的看了一遍,朱标对葛荣的印象非常不错。
王大人带领着锦衣卫的人,就把学子们先安排了出去,等待着放榜。
他怎么也没有想到,朱瀚居然会知道自己与朱棣两人的关系。
对于科举学子来说,这些都是他们应当学习的一些内容,若是连考题之中的这些具有深意的问题都深挖不出。
两人并跟着朱瀚回到书房,坐在椅子上,王安便和朱瀚分析,这次考题之中的民生问题。
朱棣对礼法都一直都非常克制,
他开心的目视前方。
科举考题确实,抒发的这一个中心。
朱瀚听着葛荣和王安两个人的话,心里大为震撼。
从仕之路确实非同凡响。
抬头之时便看到朱棣,也跟着朱瀚一同走了进来。
朱棣听着朱标的话,一下子有些哑口无言。
朱标看着都有点惊讶,可这确实是他们安安稳稳选拔出来的。
这下他实在是跳进黄河都洗不清。
朱瀚甚至还有点不敢相信,让副主考官特意的将葛荣的卷子都拿了出来。
那这么多年的书,可真是白读了。
朱棣听着朱瀚的话,瞬间便感觉自己有点不好意思。
“朝堂之上,也应该安排妥当不用因为其他的事情产生纠葛。”
朱瀚看着这一篇完美的文章,便让王公公尽快的代入宫中,让朱元璋也好好的看看。
“字写的确实不错,能够从中看出他对大明日后江山社稷的见解十分独到。”
如今看到他在科举之中的优秀表现,又是好感度倍增。
朱标和朱棣两人,在朱瀚的隔壁把学子们的文章也仔细地翻看了一番,
对于学子们这次参加科举考试,所写的这些文章,朱标都细心的每个字都不放过。
朱瀚话都说到这个份上,王大人只觉得自己头皮发麻。
“应天府中谁人不知,太子殿下日后必定是继任大统之人,若王大人有其他的心思,本王劝你尽快的收起来。”
葛荣倒是有不同的见解,科举考试之中万变不离其宗。
朱棣在朱标的面前故意的放低了姿态。
全部交到朱标手中。
“皇叔,刚刚你就不应该让他们进去,若这两人是个愣头青,根本就没有他们所说的那伯恩的学识渊博。”
朱瀚盛情邀约,葛荣和王安两人必定义不容辞。
他眼神意犹未尽地,看着王安对他刮目相看。
朱瀚所说的,也完全符合规矩。
“士农工商地位的悬殊,让不少的商人在应天府都抬不起头,他们即便是再怎么赚钱,恐怕在朝堂之上都没有办法站住脚。”
“这才有了这次新的考题,但唯一不变的便是我们大明对百姓安居乐业的愿望。”
“我们两个这次交卷的时间倒是挺快,倒不如留下来与本王来商议,这次科举考题的见解如何。”
他突然有点期待,这次王安的考卷将会有多么的惊艳。
“英王殿下,听说今日的这两个学子在公园门口闹的事情越来越大,已经有不少的人想要让他们给应天府一个交代。”
朱标是从来不会因为这种小事情,让自己乱分寸。
“葛荣确实是个人才,他这考卷上面没有一个涂抹的痕迹。”
“王爷教训的是。”
这可是他与朱元璋两人这么多年以来最重要的问题,但一直都没有办法能够得到解决。
在考试名单还没有公布之前,他们也不知道那些出彩的考卷,到底出自何人之手。
“因此在科举之中,才能够让他们拔得头筹。王爷所留下的这两个人身份不明,就让他们参与考试,日后恐怕会有问题出现。”
考题结束之后,两人便迅速的出了贡院,没料到,被朱瀚挡住了去路。
朱标这一次所挑选的人才,毕竟是要在朝堂之上能够有所安排,并且他们的才学一定要是一等一的。
朱瀚转身便回到了贡院,朱标听闻朱瀚已经将外面的事情给摆平好,一脸好奇。
朱瀚话音刚落,外面的学子交卷的人便也越来越多。
不但在士农工商之中,想要把商人的地位逐渐的提升,也要让百姓能够过上最为安稳的日子。
朱标起初也觉得有点奇怪。
朱瀚听着立马点头。
下笔如有神,对考题之中的每个问题,都能够精心地作出解答。
他看着朱瀚什么话也没有说,但眉眼之中却带着一丝的愤怒。
从未想过会有人,在这个时候给他们制造了些什么麻烦。
“考题真是让我们感觉,自己日后在应天府也能够有所准备。”
“他们所经历的艰难,可不是一般人能够想象得到的。”
王安对这次的考题有着自己的见解,他的这一番话让朱瀚大为震惊。
他上前仔细地看着葛荣的考卷,目光却放到了王安的身上,这两人的考卷不相上下。
“葛荣和王安两人都是状元之才,但这考卷却天差地别,就不如将这全部都送到父皇的手中,让父皇来挑选。”
朱瀚和朱标没有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