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7章 撕开虚伪的面具(2 / 2)

朱标怎么也没有想到,钱尚书现在居然会理直气壮到这种境地。

朱瀚的这一番话,无疑是奠定了朱标的基础。

自己从少时就跟着朱元璋走南闯北,如今身上都落下了不少的病根儿。

朱元璋狠狠地将,自己手中的奏折拍在了龙案上。

朱瀚听到朱元璋的话,毫不犹豫的便答应了下来。

钱尚书把所有的错,都怪罪在南北方学者知识不同的问题上。

“如今我做到尚书的位置,也是陛下的提拔,我怎么可能会做出那般的傻事。”

第二天一大早,众人便发现应天府衙门门前的牌匾上告示,上面写的清清楚楚。

他对朱瀚心中,还是有着不少的怒火,想起朱瀚之前让他差点下不来台,钱尚书这口气就咽不下去。

“你现在居然还有脸,跟我说是朱瀚和太子故意的刁难你。”

朱元璋听着朱标的话,心里也是非常的愤怒。

他们之前就已经想到了,不少的办法。

可现在才发现,对他可真是太过于仁慈。

其中早就已经有,官官相护的这些问题,可是一直碍于面子,没有拿到证据便也只能够就此作罢。

随后,他便立马的就开始调查此事。

钱尚书吓得连连跪在地上。

“这件事情既然都已经出现了,你们有什么办法能够解决掉,毕竟现在要是在这样的发展下去。”

“太子殿下,这一番的举动真是让人震惊,堂堂太子不拘小节。”

“你还真的以为,自己现在能够阻碍得了别人对你的看法。”

现在他相信的并只有朱瀚一人,若是在一天府之中再出现任何的状况。

“那你也实在是太自不量力,应天府中大理寺现在已经彻查此事。”

他眼神闪躲,额头上都因为紧张渗出了一丝丝的汗珠。

朱瀚在一旁看着脸上露出笑容,他手中轻轻的挥舞着折扇,看着街角处的那一番风景,心里却有着自己的盘算。

一来是吸引更多的学子,二来也是让他们知道,在应天府之中学子们都可以畅所欲言。

回到应天府之后,这事情居然还这样得多,尤其还牵扯到了科举的案子。

众人目光看向朱标的时候,眼神之中都满是敬佩。

朱元璋并不会给他做主,何况这一次牵连到的还是上千万的学子。

他诧异地看着钱尚书,上下打量了一下他。

朝中上下对于科学舞弊的案子,多方的关注,朱元璋又不是傻子。

“王爷,现在调查事情,都已经调查到了本官的身上,你可知所拿到的那些证据,对本官来说根本就没有多少影响。”

“陛下。当年我们走南闯北,遇到了多少的困境,都是我们一个个全部都扛下来。”

钱尚书说完,便转身离开去了御书房见朱元璋。

朱标的这一番举动,让应天府不少的学子都慢慢的解开了心中的结。

“应天府大理寺那边,我们得赶紧的,抓紧时间。”

于是,朱元璋将自己的尚方宝剑,赏赐给了朱瀚。

若是没办法解决的话,他们根本就没有办法立足。

酒楼里,四处都已经开始议论纷纷,朱标始终也并没有作出正面的解释。

朱标变和朱瀚两人,决定在应天府的酒楼中好好的举办一场宴会。

钱尚书看到朱瀚,脸色都变得阴沉了不少。

“太子殿下广大贤才,这样的举动也会打消我们心中的顾虑,果真是背后有高人指点。”

只想着能够让朱元璋饶自己一命,即便是犯了大罪,也不应该就这样的看了他的头。

朱瀚和朱标两人坐在一起,看到学子们都纷纷的能够来参加这一场酒会,让朱标的脸上也终于做出了一丝笑容。

朱瀚的话,让朱元璋心里便立马放了心。

钱尚书从朱元璋的只言片语之中,就已经判断出朱瀚现在掌握了关键的证据。

既然都已经到了这一步,就没必要再给别人留下什么颜面。

“太子殿下,千万不要着急,像这种案子都应该徐徐图之。”

“听说太子殿下,这一次对科举的事情一直都非常的上心。”

“不管怎样,官员都绝不能再让别人钻了空子,对于科举舞弊案,要从钱尚书下手也未尝不可。”

钱尚书去了御书房,并没有得到什么好结果。

现在木已成舟,绝对不能够再继续浪费时间,在进行安排的时候,现在的计划,可真是让他们早就已经把问题全部都展露无疑。

“他们个个都是,为了能够在科举之中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可没有想到却发生了这么多的事情。”

钱尚书这一番话,让朱瀚眉头紧皱。

况且,这一次在科举漏题的事情,已经闹得沸沸扬扬。

应天府之中,对于现在所有的状况,其实都已经看得非常的透彻。

“与科举舞弊案相关的那些学子,都已经安安全全,你就尽快的把自己的罪行招人,别到时候赔了夫人又折兵。”

“陛下,天下这么多的学子,在进行科举之时,他们都应该清楚南北学子的不同。”

在面对着如今的事情之时,快速的就已经融合了其中不少的看法。

“关于科举之中,肯定会有不少的人再去询问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

朱瀚听到朱标的话,心里也有点无奈,毕竟这一刻对他来说,早就已经变得越发平静。

“今日之事就交给你去办,太子二人一定要将科举舞弊案全部的调查清楚,将那些有关联的官员,全部都给我抓起来。”

不会因为他们说错的话,而给他们定罪。

应天府便流出了不少的传言。

“就算是王爷。有什么再大的说法,那也要看看如今的局势如何,既然都已经到了这一步,那我便不再有任何的顾虑。”

他听到朱瀚的话,毫不犹豫的便答应了下来。

“之前科举舞弊爆发之后,我就立马让科举停止,虽然让天下的学子都有点紧张。”

当年有开国功臣的力度,才让朱元璋把他们留在了应天府。

可是那也不能够,成为他们去祸害科举考生的借口。

“这一次没有人能够保得了你,自食恶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