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财政紧张得很,就好比那漏底之桶,四处都是窟窿。
北方边患、东南海防,哪一处不需要大把银子去填?
救灾与民生建设,又哪一样能耽搁片刻?
我近日琢磨着,推出一种‘助国券’,或许能解这燃眉之急。”
朱棡身着锦袍,腰束玉带,身姿挺拔。
他剑眉微蹙,目光深沉,略作思忖后说道:“嫂子所言极是,朝廷如今的困境,确实如嫂子所说。
只是这‘助国券’,虽想法甚好,可其中细节繁杂得很。
朝堂之上,六部各司其职。
这事儿该由户部主理,还是另设机构?
要想让百姓和商户信任,绝非易事。
就拿那大明宝钞来说,起初通行顺畅,后来却因管理不善导致贬值严重,百姓深受其害。
咱们得吸取教训,制定周全章程,方能推行下去。”
常清韵闻言眼神陡然锐利起来,手掌在空中有力一挥。
她果断说道:“三弟,这事儿不能只依赖工部工匠。
如今西洋诸国科技发展迅猛,其器械制造之术颇为先进。
近年来常有西洋传教士来我大明,带来一些新奇物件和技术,我听闻其中便有关于蒸汽动力的原理。
虽目前咱们对蒸汽机的制造尚在摸索阶段,但假以时日若能成功制造,其对工坊生产、交通运输等方面的助力不可估量。
而军中多有能工巧匠,谢家在军队中亦有人脉。
钰儿,你明日就修书一封,让永平侯帮忙寻觅这方面人才,协助工部一同钻研。
至于这‘助国券’,可效仿我朝盐引之法。
以朝廷信誉做保,明确兑付期限与利息,让百姓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