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戏谑,针锋相对地说道:“洪尚书,您既把匪患挂在嘴边,想必早有良策?
不妨说来让众人听听,若真能解决孤王必定洗耳恭听,全力支持。
至于产业转型,这是大势所趋,怎能因些许困难便畏缩不前?
莫不是洪尚书背后的家族,担心因此断了财路?”
朱棡言辞犀利,毫不留情地直击洪彝要害。
洪彝被他怼得脸色一阵青一阵白,不由得恼羞成怒地吼道:“殿下休要无端揣测,血口喷人!
我等一心为公,倒是殿下如此急切推行海禁,不知居心何在?”
就在双方争得不可开交之时,一名侍卫慌慌张张地跑进来。
只见他“扑通”一声跪地,急切奏道:“殿下,大事不妙!
刚收到急报,一伙倭寇趁着朝廷商议海禁的这个时间段,突袭了沿海地区的一个渔村。
他们烧杀抢掠,百姓死伤无数啊!”
众人听闻此噩耗,皆是心头一震。
洪彝见状冷笑一声,随即他阴阳怪气地说道:“殿下,您瞧瞧!
这海禁尚未实施,倭寇便已如此放肆。
若真开了海禁,那沿海地区岂不是要沦为人间地狱?”
朱棡眉头紧锁,眼中闪过一丝焦虑,但转瞬即逝。
旋即他镇定自若地环视众人,大声说道:“各位大人,倭寇来犯,正说明我们不能再墨守成规。
海禁多年,沿海防御形同虚设,才让倭寇有机可乘。
唯有放开海禁,加强海防建设。
发展海上贸易,壮大国力,方能从根本上抵御外敌。”
然而部分大臣依旧不依不饶,其中一名吏部官员尖着嗓子喊道:“殿下这分明是强词夺理,拿百姓的性命当儿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