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不敢有丝毫懈怠,定不负父皇的期望啊。”
这话音一落,朝堂之上的气氛,瞬间就变得微妙起来了。
仿佛有一阵无形的风轻轻吹过,撩动着每个人的心弦。
大臣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眼神交汇之间,似有千言万语。
却又都默契地将那些心思藏在心底,各自在心里权衡着这一系列事件背后的利弊与关系。
其实朱棡与粟恕之间的矛盾,那可不是一朝一夕积攒下来的。
且不说别的,单就这财政之事上,两人的想法那就是南辕北辙,时常碰撞出激烈的火花。
实际上早在之前,朱棡与粟恕之间就已经有了些嫌隙。
粟恕身为户部尚书,掌管着朝廷的财政大权。
在这朝堂之上,可谓是举足轻重的人物。
他为人谨慎保守得很,平日里做事那都是严格遵循着华夏老祖宗传下来的规矩,一丝一毫都不敢出错。
就好似那守着宝库的老管家,眼睛时刻盯着。
生怕有个闪失,丢了库里的宝贝一般。
在粟恕看来朝廷的财政那是关乎国本的大事,就如同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精密机关,容不得半点马虎呀。
而朱棡年轻气盛,脑子里满是各种新奇的想法。
他一心想着要为大明的财政,寻出些新的变革之路来。
朱棡总觉得守着旧法,难以让大明的财政更进一步,更别提让整个大明更加昌盛了。
所以对于朱棡这种总想搞些新花样的藩王,粟恕向来是心存忌惮的,心里时刻提防着。
怕他一个不小心,就把这好不容易维持平稳的财政给搅和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