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无不彰显着,他身为大明最高统治者的威严与愤怒。
“咱早就立下规矩,只有官府才有权力发布‘告示’。
其他任何人或组织未经许可,所发布的皆不能称为‘告示’!
这是为了确保‘告示’在民众心中的可信度与强大影响力,让百姓们认真对待官府发布的每一个字。
如今这藩属国的使团,竟敢在衙署门口张贴此物。
难道说那些官员,又开始玩忽职守了不成?”
朱元璋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如同闷雷在空气中炸响,充满了压迫感。
每个字都仿佛重锤一般,砸在众人的心头,让周围的空气都似乎凝固了起来。
在大明洪武年间,“玩忽职守”这一罪名中,最为严重的当属“实政不修”。
若官员未能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导致地方治理混乱不堪。
民生问题堆积如山而得不到妥善解决,便会被视为“实政不修”。
在这种情况下,相关官员必将受到严厉的处罚。
这处罚的程度,则会根据情节的严重程度而定。
重者或处杖刑,让那棍棒如雨点般落在身上,皮开肉绽。
或处徒刑,被囚禁于阴暗的牢房之中,失去自由。
甚至可能被判处死刑,命丧黄泉。
此时阳光洒落在衙署的广场上,却无法驱散朱元璋心中的阴霾。
他来回踱步,脚下的石板路仿佛也感受到了他的烦躁,发出轻微的“咯吱”声。
站在一旁的朱棡双手时而握拳,时而松开,显示出内心的纠结与思考。
似乎他也在思索着,应该如何处理这件棘手之事。就在这时,太子朱标匆匆赶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