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朝贡贸易变成勘合贸易,大明要招募拥有独家销售权的海外代理(2 / 2)

拥有独家销售权的海外代理,最终售价不得高于大明进出口贸易公司的零售价格。”

明朝初期朱元璋禁止民间出海贸易,取而代之的是官方朝贡贸易。

由于大明的朝贡体系非常完备,因此历史上《明会典》所列朝贡国的总数,竟然超过了100个。

当然这些国家来朝贡,未必就是仰慕华夏文化、慑于大国兵威,更多的是出于经济利益考量。

毕竟藩属国前来进贡,大明都会按价付钱,这往往会比市场价格要高出很多。

比如被称为“灰琥珀”的龙涎香,据相关史料记载,此物一斤合9贯钱。

然而据《明会典》的记载:明朝给大部分朝贡国的价钱是每斤48贯,高出市价整整5倍多。

再比如倭国进贡的腰刀,每把市价最多3贯,可明朝给他们的定价是每把10贯。

再加上“回赐”的精美丝绸和瓷器,能来大明朝贡一次,便可以赚取数倍暴利。

毫不夸张的说,正是这种“厚往薄来”的政策,吸引着周边国家争先恐后前来进贡。

由此可见大明在朝贡体系中是不赚钱的,甚至还有倒贴钱。

之所以历代皇帝都要维持朝贡体系,主要是为了维护东南亚国际间的稳定,还有天朝上国的面子。

根据历史记载:明朝与周边国家的多次冲突和战争,有时就是因为朝廷招待不起对方的朝贡所引发。

比如明初与部分蒙古势力达成封贡协议之后,蒙古人就经常跑来进贡。

由于进贡马匹的数量越来越多,导致朝廷掏不起钱。

于是“大明战神”朱祁镇就要求蒙古人少来几回,少贡点马,可他们就是不听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