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铠甲产量无法达到预期,老尚书单安仁一语惊醒梦中人(2 / 2)

龙凤十一年,单安仁调任瑞州守御千户。

吴元年,单安仁被召为将作司卿。

洪武元年,单安仁任工部尚书,阶嘉议大夫。

洪武二年,单安仁改任兵部尚书。

历史上已经67岁的单安仁,在洪武二年以精力衰孱请致仕。

老朱闵其劳,赐田三千亩、牛七十头。

每年给予他尚书一半的俸禄,以养其终身。

然而如今已经快洪武十年了,单安仁依然以工部尚书的身份,继续活跃在大明的朝堂上。

看着头发花白的单安仁,朱棡面带关切地说道:“单大人工作之余也要多注意身体,我大明还需要您这样的肱骨之臣。”

单安仁叹了一口气说道:“老臣今年已经七十四了,人生八十古来稀,恐怕也活不了几年了。

如今大明依然是百废待兴,朝廷又正值用人之际,老臣多少还能发挥点余热。”

说话间单安仁便主动结束寒暄,直接转入了正题。

“公输器负责的钢铁厂,采用便边建设边生产的方式,现在已经生产出了晋王殿下所说的一体化铠甲。”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采取边建设、边完善、边生产的经营模式,是后世一些国内企业压缩工期的惯用手段

这样既缩短了产品进入市场的时间,又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只是朱棡没想到,公输器能够在没有人指点的情况下,就无师自通的掌握了这种经营模式。

朱棡和单安仁赶到钢铁厂没多久,高169厘米、重量达到33公斤的全身板甲,就被公输器亲自送了过来。

“由于盔甲的重量被均匀地分散到全身,因此穿戴者仍能保持高度的灵活性,可以跳跃、奔跑和自由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