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制衡内阁首辅、龙骧大臣,还有互通贸易,提上日程。(2 / 2)

用于震慑天下,杀鸡儆猴,以免还有读书的人跳出来,对抗朝廷。

这也是为天下读书人敲响警钟,只因朝廷改制之心,坚如磐石,若有妄议国策者,重罪论罚,绝不饶过。

同时也想好了退路,也就是最坏的打算,那就是废除科举,从军中提拔官吏,慢慢培养。

还有开设学堂,让百姓之子读书。

只不过这需要很长的时间,但是大明必须要经过这漫长的时间。

因为百姓读书,已经是既定的事实,也是国策。

“胡惟庸就是自作聪明,他以为自己可以掌握时局,殊不知他所掌握的权力,虚无缥缈。”

“朝廷认同他,他就拥有这份权力,朝廷要踢掉他,他就没有了这份权力。”

“重权者,也将会为权所伤。”

“所以对于他的结局,我从来都不在意。”

“只是百废待兴之时,压榨完他最后一点价值,就已经是对他法外开恩。”

“毕竟是他先有负于朝廷,那就怪不得我们?”

“而且还能做点好事,摊丁入亩、废除丞相制,他都是功不可没,甚至为此还要付出生命,绝对是个好臣子。”

坐在朱标身旁的朱棡,也是玩味的笑了笑道。

杀人不过头点地,但像朱棡这么折磨人的,自古以来都很少见。

更是听的朱元璋与朱标满头黑线,就连马皇后也是白了一眼朱棡。

幸亏这是自家儿子,要是别人家的孩子,他们估计得愁死。

“将死之人有什么好聊的。”

“咱现在就只关心浙东的局势,赶紧将摊丁入亩推行完毕。”

“因为你夜长梦多,毕竟咱已经有些迫不及待的想要废除丞相制。”

“所以胡惟庸不能在浙东待太久,朝廷上也得慢慢分化他的权力。”

“将他所有的部署,推倒重来。”

随后,朱元璋先是摆了摆手,便又是嘱咐道。

朱元璋现在最关心的就是废除丞相制,建立内阁制。

倒不是多么着急加强中央集权,而是内阁制经过完善,想法上已经十分成熟。

所以朱元璋心里自然痒痒,恨不得现在就给内阁建出来。

但是为了大局着想,朱元璋还是忍下了所有的冲动。

“您正好提起了这一茬,我刚好也有点别的想法。”

“他们究竟是哪里来的底气?”

“因为治国,就是需要读书人,所以在政治的舞台上,读书人永远都是不可缺少的资源。”

“这就是为什么世家大族能与皇权相抗衡的原因。”

“因为他们掌控了太多的政治资源,所以为了朝堂稳固,除了破釜沉舟的皇帝,也都是在妥协与制衡,还有打压。”

“这也就是为什么历朝历代,凡是大统之王朝,都会选择重文轻武,因为没有文治才能治世,武夫只适合用来打天下。”

“所以我对于内阁制,有了不同的看法。”

眼见朱元璋提起这一茬,朱棡的眼中便是闪过一抹沉思道。

“究竟是什么看法?”

朱元璋与朱标皆是有些好奇的看向朱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