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学习要有方式方法,马氏体时效钢这东西虽说这些钢厂也有一些研发,但并没有太好的进度。
我们到时候抽调一个技术人员进行技术讲解,至于他们能不能学到,怎么学习那是他们的事情。
而且,我有把握让他们学的似是而非。
就算学到了技术,想要回去事先量产,那也是要花费至少一年时间。
我们现在已经实现了量产,虽说合格率还没达到要求。
但是我有信心,能够在一个月内将合格率推到95%以上。
那个时候我们占据主动权,上面也不能一而再再而三的要求我们交出技术。
就算是,那我们也能叫屈,趁机向上面多要一些好处不是。”
李怀德闻言,眉头缓缓舒展,但还是有些疑惑的道,
“可是,这些厂子里面的技术人才也不少。
我们要是故意在里面做手脚,他们能看不出来吗?”
“李哥,我从来没说过要做手脚。
只是要优化一下咱们得技术,把一些标准提高一些。
这实验室和车间的生产条件不一样,一些要求一旦提高,想要快速实现量产就需要花费一些功夫。”
“好好好,还是你有主意。”
李怀德闻言不由开怀大笑。
等到李怀德离开,刘建国不由的陷入了沉思。
这一步是不是太过自私了,说实话,这种技术尽快普及到其他厂子肯定是对于华夏的发展有好处。
毕竟这玩意能应用于军事和航天领域,若是能够早点开发出来,说不定那颗东方红也能够早点上天。
只是,现在情况特殊,那些厂子里面内斗不断,就算真的全盘托出,甚至把量产化的研究也给他们。
这些厂子就真的会立刻投入研发生产吗?
恐怕技术还没焐热,就先被某些斗争消耗殆尽。
与其让成果在内耗中流产,不如先由自己稳住节奏,确保技术真正落地见效。
等轧钢厂跻身华夏重点钢厂的一员,再谈推广也为时不晚。
眼下唯有握紧主动权,才能让这项技术真正为国所用,而不是沦为权力博弈的牺牲品。
况且,技术的领先从来不是靠施舍得来的,而是靠科研实力获取的。
现在这些厂子一听到有技术突破,就想着利用自己厂子被国家重视的优势进行抢夺。
其实打从心眼里就没有想要自己研发,没有那种啃硬骨头的决心。
拿来主义要不得,自己更不能纵容这种事情的发生。
想到这里,刘建国的心里也舒畅了不少。
叫来李春山,让他把技术科科长叫了过来。
刘建国把马氏体不锈钢最新的工艺参数重新拆解,分模块整理成三份文件。
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就算是参与这个技术研发的技术员看到都要蒙圈。
想要技术,那就来拿吧。
从这三份技术文件里面找到真正的核心参数,然后就可以得到马氏体时效钢的优化级别配方。
看着这三份文件,刘建国不由一乐。
也许这样他们才会更加开心,毕竟他们也肯定在内部研发了一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