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得好!”
“这才像咱朱家的子孙!”
他上前一步,重重拍了拍朱小宝的肩头,语气里添了几分沉凝。
“但愿你这辈子,都能牢牢记着今日这番话,莫要等将来回头看时,让自己愧了初心,也愧了这天下!”
“孙儿谨记!”
朱小宝应声时,声音里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颤抖,却字字铿锵,掷地有声。
朱元璋负手立在田埂上,眼前是望不到边的稻田。
他望着这景象,声音里带着几分悠远的感慨。
“咱爷俩五年前来这儿时,哪有这般光景?”
“那时候田地荒着大半,百姓们个个面黄肌瘦,见了官就哭天抢地,日子苦得没法说。”
他忽然提高了声调,尾音里满是意气风发。
“五年后再来,世事大变,国富民安!”
“咱大明,当真是万胜!”
想起那些年月,老爷子喉头动了动,但终究化作了一声悠长的唏嘘。
朱小宝站在一旁,听着皇爷爷的话,望着这片生机勃勃的田野,心里却像被什么东西堵住了一样。
他悄悄瞥了眼老爷子斑白的鬓角,想起前些日子孙一脉拉着他,压低声音说的那句“陛下龙体需静养,这一两年,能让陛下多些欢喜便多些欢喜吧”,指尖不由得攥紧了。
下次……
还能再陪皇爷爷来看这稻田吗?
他不敢深想,只默默上前一步,扶住朱元璋的胳膊,轻声道。
“皇爷爷说的是,这都是托您的福。”
他知道爷爷什么时候会走,却不敢细想那之前会不会有蚀骨的病痛缠上身,只能趁着眼下这口气还算匀净,多陪老爷子走些路,多看些人间烟火,让他老人家能多舒展几分眉头。
老爷子想去紫清道观看看,朱小宝便吩咐随从备车。
很快,爷孙俩便到了三清山脚下。
朱小宝掀开车帘,一股带着枫香的风卷着暖意涌了进来。
上次爷俩来时,满眼皆是冰天雪地,石阶覆着厚冰,一步一滑难如登天。
如今却是漫山红透,层林尽染,好看得让人移不开眼。
朱元璋抬头望了眼巍峨入云的山影,抬脚就往石阶上迈。
朱小宝眼疾手快,立马蹲下身子。
“爷爷,我背您,上来吧!”
“上你个头!咱自己走!”
朱小宝却没起身,声音带着几分执拗。
“爷爷,出宫前您答应过的,凡事都听孙儿的。”
朱元璋被噎了一下,愣怔片刻,看着石阶旁丛生的青苔,终是没了脾气,无奈地摆了摆手。
“就走两步,两步总行吧?”
朱小宝头摇得像拨浪鼓。
“不行。”
老爷子瞪了他一眼,终究是没拗过,不情不愿地趴在朱小宝背上,胳膊搭在他肩头时,重重叹了口气。
“你这小子,如今是越来越管着咱了……”
“想当年咱在万军丛中杀进杀出,身上伤再多也没让人背过,这也太丢人了!”
朱小宝忍不住笑了。
老爷子就是死要面子。
“孙子背爷爷,丢啥人?这是咱华夏的规矩,历朝历代都重孝,谁敢说三道四,我抽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