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宣!”
这场佛系与道系的比拼,终究以道士们的躺赢落下了帷幕。
洪武二十七年腊月的雪下了一整个月。
当天气放晴时,前阵子还在传“皇太孙缺德才下大雪”,转眼就变了风口。
有人甩出猛料说朱小宝竟是紫清道观掌教!
道录司配合得跟热搜团队似的,立马官宣太孙殿下两年前就是掌教了。
道观更狠,直接把朱小宝包装成了太上老君转世,说这场雪停是他做法求来的。
古代虽没热搜,但造谣能力不输现在。
很快,就有人总结出了金句。
“乱世临,道士负笈下山,踏破烽烟济苍黎;和尚阖门避祸,深锁古刹苟残喘。”
“盛世兴,道士拂衣归岫,隐入烟霞忘尘事;和尚开门敛财,广纳香火逐利名。”
这多半是赌输钱的老哥编排佛门的,但没想到成了流传后世的梗。
礼部更是营销鬼才,三五天就把朱小宝从缺德皇孙洗白成了天命明君,舆情反转得比翻书还快。
就在百姓沉迷吃瓜时,突然有人猛拍大腿。
今儿个可是皇太孙纳妃的大喜日子啊!
应天大街瞬间张灯结彩,人人都在唠徐家祖坟冒青烟,毕竟聘礼送到徐府那天起,官场老油条们就嗅到了中山王府要崛起的味道。
可徐允恭全家都跟装了避雷针似的,愣是没主动勾搭任何官员。
迎亲队伍长如贪吃蛇,但侧妃规格毕竟差着档次。
朱小宝不能亲迎,东宫得开侧门,连清宁宫正门都得关着。
这就好比举人当官和进士当官,哪怕举人混到知府,进士还是能拿鼻孔看他。
不过徐妙锦压根不在乎这些虚头巴脑的。
以她中山王府五公子的江湖地位,想明媒正娶她的人能从秦淮河排到玄武湖,可她偏就认准了朱小宝。
傍晚时分,迎亲队伍到了清宁宫,朱小宝穿着皇太子制服在门口等着,婉儿抱着娃来迎亲。
那小胖墩儿见场面太大吓哭了,朱元璋心疼得赶紧抱了过去。
这娃快一岁就三十斤了,标准体重才二十二斤,妥妥被老爷子喂成了大胖小子。
神奇的是,娃到了朱元璋怀里就不哭了,还抓着他的白胡子玩。
“小混蛋!赶紧松手!”
朱小宝喊了声,娃立刻就将小脸儿埋进了朱元璋的怀里,嚎啕大哭了起来,气得老爷子直骂朱小宝。
“这大喜的日子,你吓孩子干啥!”
“咯咯咯……”
娃看朱小宝挨骂,又咯咯笑了起来,逗得朱元璋前仰后合,朱小宝只能在旁边赔笑。
“您这是要将他惯上天啊!”
朱元璋白了朱小宝一眼,斥道。
“娃娃这么小,不得惯着点?!”
朱小宝与婉儿对视一眼,都有些无奈。
这小胖小子简直就是老爷子心尖上的肉,许是人到暮年,这份隔代亲便格外浓重些。
旁人见状,自然更没人敢去触这小祖宗的霉头。
婚礼依旧按部就班地进行着,这点小插曲朱小宝并未放在心上。
待徐妙锦入了清宁宫,他便亲自前往迎接。
一举一动,皆依着礼部的仪轨来。
拜堂喝合卺酒这套流程走完,徐妙锦被引到侧房候着。
婉儿随便吃了些,便溜进了闺房陪徐妙锦吃饭。
毕竟她当年结婚时等了一个多时辰,知道这滋味有多难熬。
另一边,朱元璋抱着娃独坐一桌,小家伙坐在他怀里,指着满桌菜吃得油嘴麻花,还拿鸭腿往朱元璋脸上蹭,气得朱小宝放狠话。
“等会非抽你不可!”
娃一听到这话,立马就又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