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这便是大明的精神吧!
不管文武,只要外敌来犯,他们便全都会拧成一股绳!
朱小宝握紧拳头,心潮澎湃。
如此大明,怎会不兴盛万年?
朱元璋起身,带头振臂高呼。
“当年蓝玉把乃儿不花打得只剩乃儿!”
“今日,敢犯我大明者,虽远必诛!”
“朕要让他们断子绝孙!”
“蓝玉!傅友德!盛庸!耿炳文!”
“臣在!”
“臣等听令!”
喊声冲破大殿,直上云霄。
金銮殿里的喊杀声,都快把房梁掀翻了。
老爷子大手一挥点了蓝玉、傅友德、盛庸和耿炳文。
朱小宝瞅明白了,这是要让老将带新兵呢!
你看那蓝玉傅友德,打仗的本事正往耿炳文盛庸这些后起之秀手里倒腾。
“郭英!刘荣!”
老爷子接着点将,喊出来的全是年轻面孔。
“末将听令!”
朱元璋扫了眼满堂武将,嗓门儿洪亮。
“从辽东到浙闽,沿海百姓被倭寇祸祸惨了,今日不把这帮贼寇灭干净,就是给子孙留祸害!”
嘿!
老爷子为啥这么硬气?
还不是这两年大明钱包鼓起来了嘛!
“远洋打仗辛苦,咱等你们凯旋!”
“遵命!”
“得令!”
朝会在一片吼叫声里散了,灭倭这事算是板上钉钉。
退朝时詹徽和李缘偷偷瞄了眼旁边气定神闲的朱小宝,不知咋的后背直冒冷汗。
这位爷的算盘打得也太精了,事儿办得比预想的还漂亮。
可他俩咋也想不明白。
朱小宝为啥非揪着倭寇不放?
按理说大明水师要是认真剿匪,倭寇哪能闹这么大动静?
说白了,东南沿海这摊子乱局,压根儿就是朱小宝乐意看见、亲手搅和出来的!
现在不光国内民怨沸腾,连朝鲜那些藩属国都看不下去了,大明在东海的威信都快掉到脚脖子了。
更让人挠头的是,倭寇那点威胁跟北边比算个啥?
朱小宝偏要花大价钱远洋作战,咋看都像赔本买卖。
放着北边的威胁不管,这账咋算的?
散朝后朱小宝把蓝玉傅友德两位老将叫住,俩人好像早等着呢。
避开老爷子到了谨身殿,朱小宝先开了口。
“舅姥爷,远洋打仗不是您强项,您可别老想着出风头摆老资格,汤鼎那小子海战有两下子,多让他提提意见。”
蓝玉那性子本就狂傲,朱小宝怕他不听话。
没想到蓝玉倒是挺痛快的。
“明白,不懂的事咱不瞎指挥,都让汤鼎盯着。”
朱小宝点了点头,接着又道。
“我本来只想灭了倭寇武装,谁知道皇爷爷更狠,要斩草除根。”
“既然如此,那杀就杀吧,反正咱大明不差钱,但有件事得提防,一定要备好粮草淡水!”
“这咱知道!”
蓝玉接话道。
“粮草从辽东浙江分批运,辎重得卡死,海上断了吃喝可就全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