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8章大师,咱们得师出有名(2 / 2)

“时候不早了,我让宫人把水倒掉,您明儿休沐,早些歇息。”

“好!”

朱元璋笑着应了声。

或许是真的累着了,朱小宝一走,朱元璋便呼呼大睡了过去。

“爷……”

朱小宝忽然折返,想告知明日休沐不来侍驾,刚推门就听见屋里传来轻微的鼾声。

他踮着脚走近,见老爷子把被子踢到了脚踝,便轻轻拾起盖好。

此时才刚掌灯,往常精神头十足的朱元璋竟已睡熟,皱纹堆叠的脸上透着几分难得的松弛。

朱小宝望着他花白的鬓角,无声叹了口气。

人上了年纪,果然愈发贪睡了。

他吹灭了烛火,才又轻手轻脚的退了出去。

到了门外,他叮嘱守在廊下的谷大用。

“今夜多派些人手在外头候着,但凡有动静就进去瞧瞧。”

“是!奴婢遵旨。”

谷大用垂首应下。

“记住了,不管是咳嗽还是着凉,出丁点状况都得立刻去东宫找我,就是三更半夜也得去!”

朱小宝又补了一句,目光沉沉扫过谷大用。

“殿下放心,奴婢必定寸步不离伺候着。”

“嗯。”

朱小宝应了一声,往宫道深处走去。

洪武二十六年正月下旬,朝廷谕令终抵北平府。

春寒初褪,北平王府的后花园里,映得满园皆是春色。

然而这般景致却未让人心生惬意,反倒透着几分风雨欲来的凝重。

姚广孝静坐花园中央,膝头摊开一叠叠政书奏疏,指尖划过泛黄的纸页,忽然抬眼对朱棣沉声道。

“殿下,皇爷的身子怕是越发不济了。”

朱棣猛地抬头,眼中满是惊愕。

“大师何出此言?咱们在南京的眼线并未传回消息啊。”

姚广孝将一封奏疏推至朱棣面前,语调平缓却带着不容置疑的笃定。

“从北疆下发的政书便能瞧出端倪。”

“洪武二十五年下半年,纵使皇太孙已涉政,皇爷仍会亲自部署各地军务,可今年开年至今,皇爷亲笔签发的北疆军事谕令锐减,调度频次也大不如前,显然是精力难支了。”

朱棣捏着奏疏的手指微微收紧,望向姚广孝的眼神里满是赞叹。

“仅凭几封政令,大师便能窥得父皇身体虚实,这份洞察力,本王着实佩服。”

朱棣沉默片刻,忽然压低声音道。

“父皇身子日渐衰弱,如今政事多由朱雄英处置,待父皇千秋之后,我等便可挥师南下,只是……”

“师出无名,终究难成大义之师啊!”

姚广孝指尖轻叩石桌,淡声道。

“名号不难寻,《皇明祖训》明载‘朝中有奸佞,藩王可领兵入京,清君侧’。”

朱棣眼中陡然亮起火光。

“好个清君侧!大师果真是谋断深远。”

“举手之劳罢了。”

姚广孝拂袖而过,神色依旧平静。

“当务之急是提前布控,因老爷子尚在,朱雄英不敢对藩王轻举妄动,但依贫僧推测,一旦老爷子晏驾,他必会在第一时间收回九边兵权,并对军政体系有大调整。”

“他为何不在父皇生前动手?”

朱棣拧紧眉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