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宫。
朱小宝边吃着午饭,边听着廖家兄弟汇报军中的情况,眼神中也多了几分敬佩。
这平安,还真是条汉子!
怪不得朱元璋这般看中他。
估计他早就打算替赵明知受罚了,他不敢动朱小宝,又得给士兵们一个交代,所以就把一切罪过都自己扛了。
朱小宝对廖家兄弟道。
“去给平安请两名御医,送去军营。”
“是!卑职遵命。”
廖家兄弟抱拳。
朱小宝笑了笑。
“怪不得能让一代枭雄朱棣怒而痛斥!”
他给平安的评价很高。
忠心、忠君、忠正,就是有点固执,所以注定只能当将才,成不了帅才。
大明不缺好将领,缺的是好统帅。
平安是浑然天成的将才料子,排兵布阵自有章法。
李景隆却截然不同,这人若把在军营里琢磨人情往来的心思用在正途,怕早就在官场混得风生水起了。
算时间,李景隆也该回京了,不知他会从大同带回什么消息。
秋高气爽,清晨的阳光掀开了八月初十的序幕。
通淮门外,一辆马车缓缓进了应天城,朝着皇城驶去。
到了洪武门,李景隆掀开车帘,他刚一下马车,便忍不住打了个寒颤。
“真特娘的冷啊!”
可他也顾不上这些了,急忙朝着谨身殿而去。
朱小宝今早被朱元璋叫去批奏折,老朱则像往常一样,捧着兵书在一旁看得入神。
门外传来一阵脚步声,紧接着,谷大用那尖锐的声音便响了起来,但他并未进殿。
“启奏皇爷,曹国公求见。”
朱小宝先是一怔,随后赶紧起身,把龙椅让给了朱元璋。
他能看得出,朱元璋虽然表面平静,但心里还是有所担忧。
“让他进来吧!”
朱元璋话音落下后,李景隆才大步进了殿。
“臣参见圣上,参见殿下。”
朱元璋颔首道。
“行了,起来吧,赶紧说说大同那边的情况。”
“是!”
李景隆抱拳,恭恭敬敬的将礼行完,脸色看上去有些为难。
“圣上,代王这事……不太好说。”
老爷子心中咯噔一下,喝了口茶,道。
“有话直说便是。”
李景隆神色严肃地道。
“大同王府里有九龙壁画,王府修得极其奢华。”
他刚开口,朱元璋端着茶盏的手就抖了一下。
李景隆顿了顿,接着道。
“代王脾气暴躁,经常在王府里殴打文官,动不动就打得头破血流。”
朱元璋脸色变了,声音也高了几分。
“接着说!”
“当地百姓敢怒不敢言,因为只要被发现有人议论代王,第二天准会被殴打一顿。”
朱元璋脸涨得通红,表情都扭曲了。
他无数次教导子孙,老朱家从淮右布衣起家,多亏百姓支持才得了天下,还许诺如果得了天下,会把百姓当子女一样对待。
他一辈子小心谨慎、为百姓操心,却架不住混账儿子在背后捅刀子!
朱桂干的坏事,打的却是朱元璋的脸!
因为百姓看到的不是代王,而是他朱元璋的儿子!
朱元璋忍着怒气问。
“晋商通敌的事,他究竟有没有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