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隆是朱元璋的外甥,对军事布防有着深刻的理解,是年轻一代中难得的勇将,或许将来能助朱小宝那小子开疆辟土。
然而,朱元璋一生洞察力极强,唯独对李景隆的判断失误。
李景隆抖动着身上闪亮的铠甲,严肃地答道。
“遵命!请圣上放心,臣定不负所托!”
朱元璋微微一笑。
“楚王的事情,你处理得很好。”
李景隆急忙回应道。
“此事,外甥不敢居功。”
朱元璋轻描淡写地应了一声,语气平和地说道。
“老六在武昌的情况如何?”
李景隆自是明白朱元璋的意思,连忙回答道。
“臣尚未查明。”
朱元璋应了一声。
“好了,咱明白了,你退下吧,记得下次别再送那些杂乱之物了。”
李景隆急忙回应道。
“老舅,我这也是希望朱小宝能多添些子嗣啊。”
朱元璋露齿而笑。
“行了,你讲得也有道理,回吧。”
“遵命!”
李景隆满心欢喜地离开了洪沐殿,这次的武昌之旅终于告一段落,然而其中的危险,换作其他人,恐怕难以承受。
幸好朱小宝事先给出了建议。
李景隆不禁感慨万千。
朱小宝受到的宠爱,几乎可以与当年的太子相媲美了。
若抱紧了这条大腿,定能享受一生的荣华富贵
“小子,你在傻笑什么呢?獐头鼠目的!”
李景隆一惊,他急忙抬头,恭敬地道。
“晚辈见过汤叔。”
“嗯。”
李景隆缩了缩脖子。
眼前这位六十五岁的长者,给人一种非常稳重和亲切的感觉。
但李景隆深知,这副看似无害的外表下,隐藏着多么凶狠坚定的意志。
即便他已经退休,李景隆也不敢轻视。
论起才华,大明无人能出其右,即便是常遇春、徐达也不及
当初朱元璋投奔红巾军,正是由他推荐的。
换言之,朱元璋最终能成为皇帝,他有着举荐之恩
他就是大明信国公元汤和
“汤叔怎么来京城了。”
李景隆低声问道。
汤和斜视着李景隆,责备道。
“贼头贼脑的,你就不能挺直了腰杆子说话?”
“我又不会吃了你!”
哼,不吃了我!
还记得小时候,你替父亲鞭打我的情景吗
我才不信呢!
李景隆尴尬地笑了笑。
“不不,见到汤叔,我应当保持恭敬才是。”
汤和对他不予理会。
“行了!你走吧。”
“是,晚辈这就告辞。”
李景隆刚走了几步,急忙转身回来,又道。
“汤叔,请您节哀。”
汤和微微点头。
“知道了,你去吧。”
洪沐殿内。
朱元璋目送李景隆离开后,脸色才逐渐变得暗淡。
作为大明的皇帝,他必须将许多事情深藏于心底,即便是沐英的逝世,也不例外。
只有在无人之时,这位老人才会展现出他脆弱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