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说的是给楼燕绥布置额外的习题,超出高一的知识点,楼燕绥每两天上交一次,十分规律,由他批改后,再布置新题目。
这会儿想起来,沈照林忽然发觉,自己已经好多日没有收到过楼燕绥的课外作业。
楼燕绥脸色不变:“我还没有写好。”
“没有写好?”沈照林关心地问:“是有哪道题目太难,做不出来?如果有做不出来的题目,不用自己硬想,可以先来问我。”
楼燕绥:“不是的,我只是不想做。”
“不想……”
他说的太过坦然,反而让沈照林怔了怔,一下子无言以对。
这是课外练习,若是楼燕绥不想做,倒也没有非逼他做不可的道理。
只是楼燕绥之前对数学充满热情,每次都将布置下去的习题做的又快又好,如同一块性能极好的海绵,无论他教授多少知识,都能很快掌握。
身为一个教师,遇到这样的学生,也会很有成就感,想要迫不及待将一切传授给他,且对他抱以越来越高的期待。
“如果觉得学习太累,那么休息一下也无妨,但千万不要懈怠,浪费你的聪明才智。”
沈照林温和地勉励道:“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可以多来问我。如果有什么难处,也可以跟我提,老师会尽力帮助你。”
“好的,沈老师。”
“那……”
“楼燕绥!”贺明书拿着外语课本,从教室里追出来,“我想请教你一下……沈老师!”
他急急忙忙停下脚步,礼貌问好。
楼燕绥回头:“什么?”
“哦,对对!”贺明书连忙拿起手中课本:“这儿,我看不懂。”
楼燕绥看了一眼,与他讲解起来。
很快,贺明书便露出恍然大悟。
沈照林有些惊讶地看着两人互动。
学生们的情况,他也了解一些。班上有多位高官子弟,并不与平民学生交好,面前这两位便是其中代表。
他耐心等两人说完,才含笑发问:“贺明书,你向楼同学请教问题?”
“啊?是的!”
贺明书满怀感激地看向旁边。
自从那天晚上的馄饨摊事件后,他送出米糕,楼燕绥也没有拒绝,两人的接触便增多。多是他向对方请教学习问题。
他虽然数学能考满分,但对外语并不在行。相反,楼燕绥的外语却说得非常好,也没有口音,念外语文章时比老师念的还好听。
贺明书以前觉得,也许这样高门出生的少爷会十分高傲,可每一回他鼓起勇气去请教,楼燕绥从不吝于指导,虽然待人冷淡,但也从不浪费他的谢礼。接触下来,他的钦佩之情也与日俱增。
贺明书用力点头:“楼燕绥是我见过最聪明、最热心、最大方的同学!”
楼燕绥:“……不用说得那么夸张。”
“不,一点也不夸张。”贺明书急忙道:“光是你愿意指导我的学习,就让我受益匪浅,平时,除了老师之外,我都不知道向谁请教……”
不等他说话,楼燕绥便飞快打断:“够了。还有哪里不会?”
“哦哦,有的。”
贺明书连忙把书翻到后面,又指着一处:“这儿,这儿也不懂。”
两人一边讲解,一边走回教室。
沈照林看着两人的背影消失在教室门口,也不禁露出微笑。
作为一个老师,他乐见其成。
在这二人的身上,他看到友情的火苗的生起。情感从不拘泥于地位身份,只要有一个机会,就能缔结起。
对了。
沈照林看向手中的邀请函。
他也要与自己的朋友破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