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手因为受伤有点不利索,但不影响工作,主要是沪市本地人,还是在警局体系干了很多年,人脉关系可以说是相当丰富。
这个人对赵繁开展工作非常有帮助。
对于领导的好意,赵繁自然很感谢。
临分别前,他到底忍不住试探道:“其实我擅长的外语,还能加上绘画,外交部才是适合我的舞台,两年后任期结束,领导可要为我说几句好话。”
作为部里的重点培养人才,陈宏当然不舍得赵繁,可他又不是穿越者,还挺乐观地认为赵繁能回外交部的,毕竟这几年华夏在国际上也挺难的。
告别外交部的一众同事,赵繁就坐上了这个时代的绿皮火车,踏上了可能要待12年的城市。
作为一个这么大部门的领导,他不可能跟普通的乘客挤在一起,下车也是走另外的通道。
来接他的不仅有新部门的两个副手,还有自己马上要任用的秘书姜思齐。
姚镇远和王斌知道自己的顶头上司是二十一岁的小年轻,可谁也没想到他会这么细皮嫩肉,长得跟小白脸一样。
干工作虽然不好以貌取人,可第一印象还是很重要的,比如有谚语就说嘴上无毛办事不牢,这句话用来形容现在的赵繁实在合适得很。
不管私下怎么吐槽领导,当面还是要客气地把人送回家属院,然后简单地汇报一下部门现在的情况。
办公地点布置之类的事,姚镇远和王斌都不操心,赵繁就更不用把这些事放在心上了。
听到人员配备差不多了,他就表示明天早上开一个全体会议。
部门组建之前,任务时间都定好了,两年完成沪市的试点准备,现在就等着赵繁这个主任来主持工作,看从哪里开展。
分给赵繁的住处比外交部还大,平时还有人过来打扫卫生,也不是他一个人这样,住在旁边的两位副主任也一样。
人家是拖家带口,只有赵繁是一个人,不过谁也没提这一点。
领导比自己年轻那么多就算了,还没成家就已经成为领导,说出来也不过是徒增尴尬而已。
工会的其他人对赵繁来说是上下级,但陈宏介绍来的秘书姜思齐却属于自己人,别人送到了房子就走了,他还得汇报一些内部的消息。
等关上门之后,姜思齐才脸色凝重地说道:“王副主任这段时间并没有动作,只等着您来主持工作,不过姚副主任却准备了好多人选,应该是为了填补工会里的职位。”
除了他们三个主任,下面还有9个大组长,这些位置有上级任命的,没有人选的就看三个主任的意思,目前赵繁只任命了姜思齐一个。
不管是去哪个部门当领导,首先就是要有人做事,如果人选都是姚镇远定的,那赵繁可能会被架空。
确实是不能让姚镇远这么做,毕竟稳不住工会,提交上去的计划就执行不下去了。
赵繁想了一下,对姜思齐说道:“既然是要改革沪市,最好是选用沪市的人,你明天给我准备一份沪市各单位的领导信息,到时候我给他们发一份选调考试邀请函,让他们推荐人过来试试。”
既然不能选姚镇远的人,也不知道选谁,那就选最有本事的。
沪市这些单位为保本单位的利益,应该会选最厉害的人才过来竞争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