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赚一笔小钱的路子(2 / 2)

在一次会议上有人就开玩笑说道:“这和空手套白狼有什么区别?借人家的钱买人家的粮食。”

立刻就有人不同意了:“这位小赵同志已经说得很明白了,为了保证我们国家在国际上的信誉,借的钱肯定是要还的。”

有人附议道:“我发现这个小同志对国家特别有信心,他竟然说我们是第三方,老大跟老二都在争取我们。”

随即就有人叹气道:“实际情况是我们在积极争取别人的认同,他这不就是在唬人吗?”

最高领导人让所有人都安静下来:“不管是实事求是,还是虚张声势,只要能解决眼前的粮食危机,什么办法都行,这个小同志非常不错,外交部以后要多给他加加担子。”

在国外的赵繁自然不知道这些事,他现在不仅是团队里的翻译主力,还成了冯向阳的绝对助手。

双方经过二十几天的拉锯战,终于确定了购买比例。

华方这边能购买的粮食比例只能到咖啡豆的三分之一,巴西那边还确定了能出售的粮食总量。

如果超出这个份额,咖啡豆的价格可以打九五折,也就是说中方如果能想办法帮他们出售超出粮食总量的咖啡豆,价格上可以再优惠一点。

粮食的合作是处于不对等的谈判地位,至于附带的医疗合作,赵繁之前就说了,两边的医疗水平半斤八两,不存在谁强谁弱,没什么好说的,就是起个项目两边一起研究,然后共享药物。

合作谈完后,赵繁他们就要启程回国了,鉴于这次访问任务超额完成,冯向阳申请了一笔外汇,每人发了一点点,让他们买点礼物回国。

见大家都是兴高采烈的表情,冯向阳也高兴地说道:“好多人都是第一次出国,这里还不像欧美那样的发达国家,不过巴西也有不少非常有特色的东西可以带回去,总不能回到家,家人问巴西是什么情况,大家就干巴巴地形容一遍。”

国家虽然和苏大哥那边进入了冷战,可外汇最多的还是卢布,赵繁带着一群人去巴西的银行兑换了钱之后,才能带着他们去特色市场买东西。

团里的人都纷纷问赵繁打算买什么东西回国。

赵繁想都没想就说道:“带粮食回去不太现实,我打算买点白糖,巴西虽然大部分种的是咖啡豆,但也有甘蔗园,这里的白糖也许会便宜很多。”

即便稍微贵一点,赵繁也打算买白糖回去,因为国内的白糖是需要票据的。

大家听了之后都觉得有道理,不过也不全是买白糖,有些人还买了一些成品咖啡,还有各种肉干,这些在国内都不好买。

第二天他们就登上了回国的飞机,不过却没有像来的时候在伊拉克做补给就离开,而是递交了交涉函,想问一下他们有没有咖啡豆的需求。

很可惜的是伊拉克离巴西更近,巴西那边已经来销售过一遍了,自然不需要华方这边二道贩子的咖啡豆。

可惜已经提交了交涉函,自然不可能刚下飞机就转头离开,冯向阳打算在伊拉克滞留三天。

赵繁在跟对方的翻译聊天的时候,发现了一条能让国家顺道赚一笔小钱的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