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李长青已经做了伪装:他用一种中药熬煮的药水涂在皮肤上,让肤色看上去黑了一些;又在眼角位置抹了另一种药水,让眼角生出了几道鱼尾纹。
此时的他,身穿长衫,面容看上去就像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
这套化妆的本领,是他之前跟阿朱学的。
吃完饭,
李长青结账时,随口问掌柜的:
“掌柜的,我问一下,咱们这个镇子叫什么名字?”
“这里是大孤镇。”
大孤镇?
这个名字怎么听着这么耳熟?
李长青心里有些诧异,
他想了想,又问道:“那这片区域,是哪支部队在驻扎啊?”
“在咱们这边驻扎的,是晋绥军 358 团。”
李长青猛然反应过来 ——
晋绥军 358 团?
这不正是《亮剑》里楚云飞的部队番号吗?是历史上真的有 358 团,还是这个世界和《亮剑》的世界重合了?
他赶紧追问:“那这个 358 团的团长,是不是叫楚云飞?”
掌柜的皱着眉想了想,
“对,就是楚云飞楚团长。”
李长青心里忍不住骂了一句 “我槽”—— 原来这个世界不止有《风筝》的元素,还有《亮剑》的元素?难道这是一个融合了多部抗战作品的综合世界?
既然有楚云飞,
那按理说,也应该有李云龙了。
前世看《亮剑》的时候,他记得这个时期的李云龙,好像正带着独立团在一个叫赵家峪的村子驻扎、休整。
他手里的这批弹药,
刚好可以卖给李云龙;就算李云龙吃不下这么大的量,也能通过他联系到后方的首长。
而且他记得,
再过几个月,就是百团大战打响的时候。如果把这批弹药卖给晋察冀军区,肯定会被用在百团大战中,到时候他的 “杀鬼子值” 还不蹭蹭往上涨?
李长青在街上打听了一番,
摸清了赵家峪的大致方向,
随即向着那个方向出发。
他会轻功,
走山路对他来说根本不算事,
只用了半天时间,
就赶到了赵家峪附近。虽然还没看到村子,但他已经发现了独立团布置的暗哨。
李长青想了想,
没有绕开,而是径直朝着暗哨潜伏的地方走去。
两个暗哨对视一眼,立刻一起端起了枪。
“朋友,先别紧张。”
李长青率先开口,打破了僵局。
暗哨见自己已经被发现,其中一个战士压低声音喊道:“站住!你干什么的?”
“我是做生意的,想找你们团长,有一笔大生意要和他谈。” 李长青大声回道。
“什么生意?” 另一个战士追问。
“弹药。不知道你们独立团需不需要。”
李长青觉得没必要藏着掖着,干脆直接挑明了来意。
两个战士顿时一惊 ——
弹药?这东西能随便买卖吗?
两人快速商量了几句,
其中一个对同伴说:“我去报告连长,你留在这里盯着他,他要是敢乱动,就用枪招呼他!”
“行,你去吧。”
临走前,那个要去报信的战士又对着李长青喊道:“对了,你叫什么名字?”
“李青山。” 李长青随口报了个化名。
报信的战士拿着枪快步跑远,另一个战士依旧趴在掩体里,用枪瞄准着李长青。李长青也不在意,找了个土坡坐下,掏出一根烟点上,慢慢抽了起来。
大概过了四五分钟,
几个人快步走了过来。走在最前面的那个人,李长青一眼就认了出来 ——
是张大彪。
张大彪身材高大壮实,背后背着一把用红布缠裹着刀把的大砍刀。他原本是西北军二十九军大刀队的人,所以不管走到哪里,都会带着这把砍刀。
那首《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就是专门为二十九军大刀队写的。
张大彪身后还跟着两个战士,
三人径直走到李长青跟前。
张大彪用锐利的目光上下打量着李长青,开门见山地问:“这位先生,刚才是你说,你是来卖弹药的?”
“对,我是来卖弹药的。” 李长青点头承认。
张大彪一开始还以为暗哨听错了,现在得到当事人确认,心里更加诧异 —— 哪有这么卖弹药的?这又不是卖萝卜白菜。
他又问:“那你都卖些什么弹药?”
“步枪子弹、机枪子弹、手雷,还有各种型号的炮弹,都有。”
张大彪沉吟片刻,
说道:“我们要对你搜身,确保没有安全隐患,还请你配合。”
“没问题。” 李长青说着,主动张开了双手。
一个战士上前,在李长青身上仔细摸索了一遍,最终什么都没找到。
“这位先生,请跟我们来吧。”
不管对方的来意是真是假,先带去见团长,让团长定夺。张大彪做了个 “请” 的手势,带着李长青往赵家峪村子的方向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