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代四大家臣继续按照计划进行,
李长青带上阿朱阿碧两女出发。
第一站直奔无量山。
为了提高速度,
李长青让两女待在洞天内,正好利用这段时间好好练武,小无相功和家传剑法,两女还有很多需要提高的地方。
他则准备了两匹健马,
一匹放在空间,
一匹骑乘,
快马加鞭直奔大理无量山。
李长青对无量山还是知道的,前世云南大理他去旅游过,从苏州到大理,全程超过2000公里,4000多里,这还是直线距离,
古代路不好,很多地方还要绕路而行,
全程走下来估计要超过5000里,
骑马一天走百里速度已经不慢,就这还要走一个半月左右。
这也是让两女待在洞天的最大原因,
赶路太累了。
李长青一般都是白天赶路,晚上回洞天休息,有两女服侍,提前就准备了很多东西,吃喝不愁,庄园这边也安排了粮食,两女自己也能做饭。
李长青还做了一件事,
那就是培养那200名家丁,
现在应该叫护卫军,
因为是从小培养起来,这些护卫军的忠诚度很高,除了练武也全都识字,考秀才不可能,但看一般的书籍完全没问题,
这种人才在大宋也是很难得,未来他们的作用很大,
李长青想更好的培养他们,
在赶路的同时,
每隔三天,
他都会去一趟军营那边,一是指点武功,二就是传授兵书战策。
不求他们人人都成为将军,
只要这些人里,
能出几个能指挥万人作战的就足矣,
剩下的,
能带领千人就不错。
家主亲自教导,这些护卫军学习自然不敢懈怠,而在教授他们的同时,双方的感情和忠诚度也在进一步加强。
“等新庄园建好,我准备弄一个功绩楼,凡立功受奖为家族做出贡献,都会获得功绩,这些功绩可以在功绩楼兑换你们想要的东西。”
“功绩楼里有功法武器,有神兵利器,有精良铠甲,还有最好的战马,当然,你们想要换银钱也可以。”
李长青今天讲完一堂课后,
说起功绩楼的计划,
下面这200护卫军,听到得了功劳就能换好东西,眼睛一个个全都开始烁烁放光。
“好了,你们自己忙吧,我走了。”
“恭送家主。”
李长青走出教室,
身子刷的一下消失,下一瞬就抵达了庄主半山庄园,
阿朱阿碧还在等他,
李长青笑着揽过两女一起进屋,夜里自然少不了做些少儿不宜喜闻乐见的事儿。
行了二十余日,
抵达荆湖北路,
位置大约是后世湖北大部分地区,湖南小部分地区。
这日,
正在赶路的慕容复,看到不少流民,
这些流民拖家带口,一个个面黄肌瘦,向着一个方向艰难跋涉着,
他赶紧拽住缰绳,
跳下马,
拦住几个路过身边的饥民。
“老乡,你们哪里遭灾了,这是要去哪里?”
流民们见李长青穿着华贵还骑着高头大马,一看就是贵人,为首一个中年人躬身道:“回贵人的话,我们是洞庭湖边桃江县人氏。”
“前些日子洞庭发大水,淹了整个桃江,我们只能逃命,如今家里天地被淹,无以为继只能请求官府接济,”
“可赶去益阳府,那边已人满为患,不止桃江受灾,这次水灾波及足有五县,灾民不下十万人。”
“这么多流民,益阳也承受不起,官府每日施粥的量极少,我们熬不住,准备去大城江陵、德安、常德看看,待在这里实在活不下去啊。”
李长青从挎包里拿出几张饼递给对方,
其实是从空间取出来的,
几个流民看到面饼,惊喜接过不停感谢。
有这几张饼,
没准他们就能活着坚持走到大城。
等流民走后,
李长青上马继续往益阳方向赶,
路上不断看到流民身影,
他脑海里生出想法,这次是个好机会,或许可以在这边收拢一批流民。
古代闹灾,
有时候史书上只记载短短一句话甚至几个字,
这次的水灾,
估计会如此记载:洞庭水患,灾民十万,大饥。
如果再严重,
就加一句:岁大饥人相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