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你搜山还是派人打听,这个人都销声匿迹,但是,我又能闻得到,她就在我们周围。至于她要干啥,我们一点也不知道,你说,这个人,是不是很危险?
这么危险,咋办呢?刘英一听,也着急起来。
平时,我着急找不到时机,如今,机会来了。现在,不是让我到中央学习嘛,又把我的师长撸了。在我们这个地方,对枪这么看重,我又是掌握枪杆子的,你说说,我是不是应该很有情绪呀?
刘英迷惑地点头。
我有情绪,自然要流露。作为男人,又是在我们这么个地方,那就是喝酒,与你们唱对台戏,走向堕落;而你呢,才来,威信还没建立,所以,睁只眼闭只眼,最好离我远远的,只当因为工作忙,看不到我。
我呢,就利用这个机会,把民团那些作风都耍出来。估计,这样一搞,就会有人把风吹到他们耳朵里,就会有人来接近我,我趁此摸清情况,找准位置。
嗯,有道理,不过,这种自污的方法,对你的名声可不大好呀。
为了革命,生命就可以献出来,名声,我不在乎,更何况,人民眼睛是雪亮的,最终有水落石出的一天。
刘英笑了,竖起大拇指说,周师长,不让你领导大部队,亏了。没算到呀,你年纪轻轻,这般机智。好,好计谋,天衣无缝。嗯,叫什么呢?引蛇出洞。唉,干脆把戏做足,暂时不安排你当副师长和团长,还是会上宣布的,让时间来说话,咋样?
太好了,周维炯也竖起了大拇指。
可是,计谋虽好,只是打死了几个帮手,黄霓裳还是跑了。周维炯清楚记得,当时,留有缺口,是故意让她从那儿经过的,但是,没算到,一个女人,还会轻功,像一条蛇,旋转着,直通树杪,又回身一跃,像鸟儿,在月光下,只看到一个黑影,从这个竹杪到那个竹杪,如同一只蝙蝠,在竹林里飞来飞去。
夜里,虽有月光,但是,还是有影响。开枪了,对着树杪,对着竹杪,可她好像有预判,一颗子弹都没打中。在月亮刚好照在虎头山坡时,那个女人,随月亮一起没入黑暗之中。
打着火把找,山洞太多,找到天亮,也没找到。继美又派了一百多人,把虎头山围了个水泄不通,几乎翻遍所有山头,还是没找到。
周维炯叹口气说,别找了,此人已经离开,不信,你到黄玉山家去,黄玉山也逃跑了。
咋办?
只有等待机会了。
就在等待时机的时候,刘英深入苏维埃各乡,吃透了情况,把党的政策彻底贯彻下去了。
刘英还亲自把张泽礼领导的游击大队和南溪、李集以及观音山起义而形成的武装合编为第一百团,组织各区赤卫队开展打击土豪劣绅的武装斗争,整肃边界流窜民团和gm党散兵。
这些工作,一方面,稳定了苏区,扩大根据地;另一方面,以各乡苏维埃为单位,把各种类型的武装整编为赤卫队,并积极扩红。
十多天,红军从八百余人扩大到一千二百余人,赤卫队也整编为七个大队,二十一个小队。每个赤卫大队拥有队员近五百人,总数达三千二百人。每个赤卫大队拥有长短枪四五把,子弹近百发,还配备大刀队、梭镖队等。赤卫队经过训练,都正式改为游击队、游击大队等统一称号。
这些都是各乡的自治组织,为百姓解决实际困难,保家安民,稳定一方。
这些游击队也属于红军的后备力量,优秀队员可以吸收到红军队伍中,如遇到外敌侵入,又可以随时配合红军作战。与此同时,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宣传党对军队的领导,积极贯彻党指挥枪的理论,学习井冈山经验,在连队建党支部,实行官兵平等,剔除民团遗留的军阀作风。
“引蛇出洞”计划结束时,刘英回师部了。
两人再次见面,好像老朋友,相互嘘寒问暖。再之后,交谈了这段时间的工作。
交谈中,刘英知道了周维炯的行动情况,虽说黄玉山和他闺女都没捉住,但是,彻底捣毁了黄在丁家埠的老巢,也是个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