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章 流水线作业(2 / 2)

“一……一千把?”赵铁锤倒吸一口凉气,不仅因为这个数量,更因为这图纸要求的工艺远超当下。

即便是用这新炼出的好钢,按传统技法,一年也难造出百把精品。

“殿下,此图精妙,然工艺繁复,尤其是这‘夹钢’、‘覆土烧刃’之法,匠人中精通者寥寥,三月千把,恐……”赵铁锤面露难色。

“孤知道难。”李承乾打断他,语气斩钉截铁,“所以,不能再用老法子,一炉一锤地去碰运气。”他走到工坊空地上,捡起一根树枝,在地上划拉起来。

“看这里,”他边画边说,“我们将工序分开!炼铁归炼铁,由高炉和石墨坩埚负责,保证提供优质且稳定的钢料。

锻打成型,设立专门的锻打工位,每个工位只负责一道工序——初锻塑形、复合锻接、或是精修开刃。热处理,设立统一的淬火池和回火炉,由最富经验的老师傅掌控火候与时机。”

他描绘的,正是工业化流水线的雏形。

“这……分工合作?”赵铁锤有些茫然,又有些触动。匠人们世代相传,都是一人或一小组负责从头到尾打造一件兵器,讲究的是手艺的完整传承。

“不错!”李承乾目光灼灼,“如此,专人专事,熟能生巧,效率可倍增!再者,标准统一,出来的陌刀质量才不会有太大差异。

你立刻从所有匠人中挑选能手,按工序分组。王玄策会配合你,调配所有所需物料人手,凡有阻碍,可先行事后禀报!”

“小人……领命!”赵铁锤看着地上那清晰的线条,又看看手中那柄短剑粗坯,一股久违的豪情与挑战欲涌上心头。

太子殿下不仅给了他们新的材料,更指了一条新的路子!

太子令下,整个青州都督府及其管辖的工坊体系,如同上紧了发条的巨钟,开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节奏运转起来。

城东的“将作区”日夜喧嚣。高炉经过石墨坩埚成功的鼓舞,在李承乾的进一步指导下,改进了炉膛耐火材料配方和鼓风效率,虽然仍未能稳定产出完全液态的生铁,但产出的海绵铁质量显著提升,为石墨坩埚的二次精炼提供了更优质的原料。

专门划分出的“陌刀坊”率先采用了太子的“分工法”。

起初,匠人们的确不适应,习惯了掌控全程的他们,对只做重复的一道工序感到别扭甚至轻视。

但很快,当看到负责初锻的匠人因为只干一件事,挥锤的速度和精准度都大幅提升;

负责复合锻接的小组,因为专注,对火候和时机的把握愈发精妙……整个流程的速度肉眼可见地快了起来。

尤其是当第一批按照新流程、使用新钢材打造的陌刀原型出炉时,所有的疑虑都化为了惊叹。

那陌刀刀身闪烁着一种内敛的寒光,刀纹如流水又如繁星。

测试场上,一刀挥下,叠合的铁甲应声而裂,断口光滑如镜。

而刀身本身,在承受巨力劈砍后,仅有微微弯曲,随即弹回原状,韧性十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