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 教化(1 / 2)

“别紧张,我们不是唐军。”汉人举起双手,示意没有武器,“我们是辽东城来的,奉大唐皇帝陛下旨意,寻找像你们这样迷失在雪原上的高句丽勇士。”

“唐寇的走狗!”一个高句丽士兵愤怒地喊道。

汉人并不生气,反而从背囊里取出一些烤饼和肉干,放在雪地上。“吃吧,看你们的样子,很久没吃东西了。”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大唐皇帝有令,只要放下武器,诚心归顺,便可活命。愿意留下的,登记为大唐编户,分给田地,三年不纳粮。想回家的,发放路费,绝不阻拦。”

饥饿最终战胜了警惕和敌意。士兵们狼吞虎咽地分食了食物。崔利德没有吃,他死死盯着那个汉人:“我们凭什么相信你?”

汉人笑了笑,从怀里掏出一份盖有安东都护府大印的告示,上面用高句丽文和汉文清晰地写着招抚政策。

“这不是我空口白话,这是大唐皇帝的旨意。你们可以派人跟我去附近的唐军营地看看,那些早先归顺的人,现在过得怎么样。若我有半句虚言,任凭处置。”

崔利德沉默了。他看了看手下那些因为一点食物而暂时恢复生气的面孔,又想起平壤城内渊盖苏文的严苛和抛弃他们的冷酷。

求生的本能,以及对一条切实可行出路的渴望,最终压倒了对未知的恐惧和对旧主的忠诚。

“我……我跟你们去。”崔利德哑声道。他需要亲眼确认。

崔利德带着两名亲信,跟随那汉人使者,踏着积雪,走向附近一座由唐军控制的城寨——木底城。

一路上,他内心充满了戒备与怀疑。然而,越靠近城寨,所见景象越发让他心惊。

道路上并非预想中的萧条死寂,反而能看到一些高句丽平民在唐军士卒的监督下,清理道路积雪,修缮被战火损毁的篱笆。

那些唐军虽然手持兵器,神情警惕,但并未对平民呼来喝去,更无劫掠暴行。

城门口,有文吏设点登记,一些面黄肌瘦但眼神中带着一丝希望的流民正在排队,领取少量糊口的粟米。

进入城内,虽然依旧能看到战争留下的残破痕迹,但秩序井然。

一些房屋正在被修缮,炊烟从烟囱中袅袅升起。

他甚至看到几个唐军医官在临时搭起的棚子里,为一些生病或受伤的高句丽老人、孩童诊治。

“看到了吗?”汉人使者平静地说,“大唐皇帝要的是这片土地和人心,而非无意义的杀戮。渊盖苏文倒行逆施,已失民心。

负隅顽抗,只有死路一条。归顺王化,方是生路。”

崔利德沉默地看着这一切。他原本坚信唐军凶残暴虐,但眼前所见,与平壤城内流传的恐怖传闻截然不同。

与渊盖苏文那种将普通士卒和民众视为草芥、只知压榨和恐惧统治的方式相比,这里虽然同样处于军事管制之下,却透着一股试图恢复秩序和生机的努力。

他找到了几个早几天投降过来的高句丽士兵,私下询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