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上头了!(2 / 2)

“收兵!”

陶敬昭咬牙道。

第一天的攻城战,就这么虎头蛇尾的结束了。

“哈哈哈!”

寨堡中的守军见了,纷纷放声大笑,甚至有士兵当众脱下裤子,对着下方撒尿。

庄三儿咧着嘴,拍起了马屁:“刺史用兵如神,属下佩服!”

事实上,这也不算马屁,因为寨堡战术的实际效果,远远超过他的预期。

刘靖摆摆手,神色凝重道:“别高兴的太早,陶雅并非庸才,今日也不过是试探而已。吩咐麾下弟兄们打起精神,莫要轻敌。”

“俺省得。”

庄三儿收敛笑意,点了点头。

……

吴军军营。

帅帐之内,气氛沉默且压抑。

今日的失利,让一众将领情绪低落。

陶雅一反常态,面带笑意道:“一个个的垮着脸,死了娘老子?今日本就是试探,难不成你等还想轻易拿下不成?”

闻言,众人脸色好好好看了些,可气氛依旧有些沉闷。

陶敬昭总结道:“寨堡其实不足为惧,其中守军不足百余,若是强攻,一鼓作气也可拿下。但那些四通八达的壕沟,着实有些麻烦,那些贼人如同土耗子一样,在壕沟之中神出鬼没,配合寨堡中的弓弩手,格外棘手。”

如果只是寨堡,算不得什么,哪怕多些伤亡,也能将其拿下。

可是寨堡再加上横七竖八的壕沟,以及拒马、栅栏,根本冲不进去。

硬冲进去,便入陷泥沼,反而正中贼人下怀。

“不错!”

汪琦点头附和。

陶雅吩咐道:“今夜丑时,你等再攻一次。安排跳荡兵混在民夫之中,前军后方再遣一支弩手营,如贼人跳荡兵袭扰,先以强弩攒射,再派跳荡兵与其短兵相接!”

“得令!”

众将纷纷应道。

是夜。

今夜月明星稀,银辉洒落,恍若白日。

咚咚咚!

激昂的战鼓声,在寂静的夜色中响起,于上空回荡。

“嘿呦~嘿呦~”

民夫举着火把,喊着号子,艰难推动着攻城器械朝寨堡构筑的阵地而去。

当民夫们再度抵近百步之内时,一轮箭雨从寨堡中袭来,与此同时,两侧壕沟冲杀出百余跳荡兵。

“结阵!”

一声高喊,混在民夫中的跳荡兵立即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迎了上去。

“撤!”

然而,守军一方的跳荡兵似乎早有预料,根本不与对方交战,重新回到壕沟之中。

而此时,城楼之上的弩手趁着这会儿功夫,已经重新上好了弦,对着下方就是一阵攒射。

“啊!!!”

跳荡兵为保证机动性,皆是半甲或破甲,如此近的距离一旦被强弩射中,轻则重伤,重则当场毙命!

顷刻间,便有十几名吴军跳荡兵倒下。

“快,继续推,不准停!”

一轮箭雨过后,吴军跳荡兵的百夫长立即冲着民夫大吼。

心惊胆颤的民夫只好继续推动着攻城器械。

“杀!!!”

下一刻,壕沟之中的跳荡兵再次杀出。

百夫长高吼道:“不准停,违令者斩!”

不过这一次,守军的跳荡兵并未如先前一样撤回去,而是狂奔而来,与对方冲杀在一起。

吴军跳荡兵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双方甫一接触,吴军便节节败退。

混战之中,民夫大叫着四散奔逃。

吴军跳荡兵顶了片刻,便顶不住了,开始后撤,而守军一方则趁机拿出火油焚烧攻城器械。

点着之后,根本不做停留,拍拍屁股就往壕沟里钻。

陶敬昭被这种无赖战术打出真火了,冷声道:“继续让民夫扛着云梯顶上,谁再敢逃,当场格杀。先登营准备后竹盾,强攻!”

闻言,一旁的亲卫赶忙劝道:“将……将军,刺史交代今夜只是佯攻。”

“闭嘴!”

陶敬昭怒喝一声。

见状,亲卫只得苦笑一声,识趣的闭上嘴,任谁都能看得出来,这会儿自家将军已经怒火上头了。

“杀啊!!!”

随着先登营顶着厚竹盾入场,东北方的战局立即变得激烈起来。

在付出一条条人命后,终于有一架云梯被架在寨墙上。

吴军先登营顶着厚竹盾,一路冲到寨墙之下。

可是,两侧壕沟不时射出的箭矢,以及冲杀出来的跳荡兵,让吴军先登营非常难受,因为要防备壕沟,根本没法安心攻城。

眼下迟迟无法攻上寨堡,陶敬昭下令道:“前军顶上,掩护先登营拔寨!”

……

“十三号寨堡求援,吴军出动精锐强攻!”

听到传令兵焦急的汇报,柴根儿豁然起身,狞笑一声:“弟兄们,该俺们上阵了!随俺杀敌!”

“杀敌!”

身后数百人齐齐高吼。

哐当!

扬起两柄骨朵在胸前甲胄上锤了一下,柴根儿一马当先,沿着壕沟快步朝着东北方赶去。

当他率兵赶到时,十三号寨堡已被吴军围住,不断有吴军士兵顺着云梯往上爬,再被滚木礌石砸下。

“杀!”

柴根儿高吼一声,率兵忽然杀出。

一身重甲的柴根儿犹如一头蛮牛,冲入吴军阵中,手中骨朵不断挥舞,左砸右挥。

莫看骨朵只有半个拳头大小,可威力却极其惊人,尤其他本身就蛮力惊人。

凡被骨朵砸中的吴军,无不倒地哀嚎。

……

随着时间一点点过去,陶敬昭心中愈发烦躁。

随着大批兵力的投入,寨堡并未与预期一样,短时间内被攻克,反而是吴军在彻底进入阵地后,陷入腹背受敌的局面。

月色下,箭矢不断从四面八方射来。

而横七竖八的拒马以及深深钉入土地中的木栅栏,让吴军根本无法大规模铺开。

时不时还会有一股跳荡兵从壕沟里杀出,这些跳荡兵格外难缠,遇到人少,便一阵冲杀,遇到人多,拿着弓箭射一轮后便退回壕沟,很快又从其他方位杀出。

就在这时,一名骑兵驾马奔来。

一路来到陶敬昭面前,骑兵板着脸道:“刺史有令,鸣金收兵!”

“收兵!”

尽管陶敬昭再不愿,此刻也只能咬牙下令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