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鹊桥仙(2 / 2)

“小娘子……”

小铃铛的声音再度响起。

刘靖轻笑道:“回去吧,不然你的贴身丫鬟该哭了。”

崔莺莺含羞道:“那我明日再来。”

“好。”

刘靖翻身下马,随后将崔莺莺抱下马来。

“刘郎,我走了。”

崔莺莺恋恋不舍的告别,而后一步三回头的离去。

待出了小院,小铃铛赶忙将铜锁锁上。

“催催催,催命一样!”

崔莺莺瞪了她一眼,朝着闺房方向走去。

小铃铛立马跟上,一脸委屈道:“奴婢这都是为了小娘子好,若是……那般,小娘子今后可怎么办呀。”

崔蓉蓉自然明白她的意思,轻哼一声:“我自有分寸。”

“小娘子,他虽长的好看,可终究只是一个马夫,岂能配得上小娘子,况且阿郎与主母也不会同意。”小铃铛亦步亦趋地跟在身后,压低声音劝道。

她是崔蓉蓉的贴身丫鬟,自小便陪伴左右,同吃同睡,一起长大。

有些话,其他丫鬟不能说,她却可以。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刘郎心怀大志,岂会当一辈子马夫。”想起刘靖先前说要风风光光娶她回家的话,崔莺莺眼眸中闪过一丝甜蜜之色。

“奴婢觉着小娘子你就是被他灌了迷魂汤。”

小铃铛怎么也想不通,只不过才见了两三面而已,小娘子怎地跟入了魔似的。

崔莺莺瞥了她一眼,面色无奈道:“你这囫囵竹儿,懂个甚么。”

小铃铛虽与她同岁,却还是孩童心性,整日没心没肺,嘻嘻哈哈的,对男女之事完全没开窍。

说她是囫囵竹儿,还真是一点都没错。

竹么,空心空管儿,直来直去。

一路回到小楼,崔莺莺没有理会小铃铛询问是否洗漱,径直来到三楼书房。

磨了墨,摊开白纸。

她提笔将方才刘靖念与她听的《鹊桥仙》写了下来。

不多时,一手清丽秀气的簪花小楷跃然纸上。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放下鸡距毛笔,崔莺莺细细品读,心思不由回到小院中,被情郎抱在怀里之时。

“咦,这首词是何人所作,如此好词,我竟从未听过。”

就在这时,崔蓉蓉的惊诧声在身后响起。

崔莺莺吓了一跳,发现身后之人是阿姐,不由心虚,磕磕巴巴道:“我……我也是今日才听到,不知是何人所做。”

“可有词牌?”

好在崔蓉蓉此刻完全被纸上的词句吸引,完全没有注意到妹妹的异样。

崔莺莺迅速调整好心情,答道:“词牌名曰《鹊桥仙》。”

崔蓉蓉美目涟涟,不由赞叹:“鹊桥仙,好一个鹊桥仙,词牌美,词更美。”

再度欣赏了一遍,她又问:“妹妹可有这首词的曲调?”

“并无。”

崔莺莺摇摇头。

闻言,崔蓉蓉略显失望:“有词无曲,实在可惜,不然你我姐妹弹唱一番,亦是一桩雅事。”

“回头我再托人问一问。”

其实崔莺莺也觉得可惜,都怪方才小铃铛催的太急,一时忘了问刘郎寻曲。

不过,明日再问也无妨。

一想到被刘郎拥在怀中,听他唱这首《鹊桥仙》,崔莺莺便觉得身子有些软。

“妹妹脸怎地红了,莫不是病了?”

见妹妹脸颊微红,崔蓉蓉面含关心,伸手在她额头上摸了一把。

崔莺莺慌忙答道:“我无事。”

见状,崔莺莺先是一愣,旋即痴痴地笑道:“阿妹这是想男人了。”

在她想来,这首词本就是诵情说爱,含蓄深沉且又余味无穷,阿妹正值二八年华,憧憬未来夫君实乃常事。

她当年这般年岁,不也是如此么。

哪个少女不怀春呢。

“阿姐,你浑说什么呢。”

被姐姐点破心思,崔莺莺娇羞的捂着脸。

崔蓉蓉揽住她的肩膀,宠溺道:“傻丫头,跟阿姐有什么好羞的,似你这般岁数时,阿姐也时常幻想今后的夫君会是何等模样。”

闻言,崔莺莺放下捂住脸颊的小手,好奇道:“阿姐那时幻想的夫君是什么样子?”

崔蓉蓉缓缓念道:“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何用识夫婿?白马从骊驹;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腰中鹿卢剑,可值千万余……”

崔莺莺也缓缓开口,与姐姐一起合声念:“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为人洁白皙,髯髯颇有须。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

念完这首《陌上桑》,姐妹俩相视一笑。

这天下间的女子,但凡读过书的,幻想中的夫君,或多或少都会受到这首《陌上桑》的影响。

实在是罗敷的这段话,几乎是把女子心中最完美的夫君形象道明了。

面如冠玉,相貌俊美,身量高大,腰佩宝剑,谦谦君子,文武双全……

崔莺莺还未出阁,见识不多,有幻想很正常。

但崔蓉蓉却不同,她已两嫁为人妇,明白诗歌里的人物,只存在于诗歌之中。

这世上,哪有这般完美的男子。

即便真有,也轮不到自己。

想到这里,崔蓉蓉脑中再度冒出刘靖的身影。

除开身份卑微了些,刘靖几乎满足《陌上桑》里的所有描述。

一时间,书房内陷入沉默。

姐妹俩都在出神,只是她们却不晓得,想的都是同一个男人。

……

……

过了冬至,崔蓉蓉却并未回镇上。

该因老夫人想念孙女和曾孙,所以将她留在府上多住几日。

崔莺莺则照例每晚都偷偷去马厩,与刘靖相会。

两人正值热恋,又是少男少女,自然少不了搂搂抱抱,卿卿我我。

好在不管是刘靖还是崔莺莺,都知晓分寸,默契的止在了这一步,没有越过雷池。

临近月末,在娘家住了小半个月的崔蓉蓉,终于要回镇上了。

如今福伯处于半退休状态,作为崔府唯二的马夫,送大娘子回镇上的差事,自然也就落在了刘靖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