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是帮朋友问,汉堡具体吃那个品牌的?”
“麦当劳还是肯德基?”吴玥有点着急。
“不用这样,你很美。”热芭抱着小姑子,赞美她。
“不!美是一回事,有没有底气又是另外一回事。”
片场笑声四起。
玩笑过后,吴限拿着剧本认真给吴垒讲戏。
兄弟俩第一次合作,自然得好好把这几场戏演好。
“在这里,从我把你给叫醒,会跟你说怪兽的基本数据。”
“然后你会问几点,我回答你是两点后,你要有一个惊讶。”
“这个惊讶是你意识到不对,因为怪兽出现的时间发现了不同。”
吴限拿着剧本给吴垒讲解,让他知道自己的角色是什么情况。
认真听剧本的吴垒,把自己哥哥讲戏的内容,都清楚记下来。
第一次合作,他就发现自己哥哥讲戏,讲的很清楚。
把一场戏的所有细节,他都跟你说的明明白白。
“但是为什么要表现出,我的这个角色很疲惫很疲乏的状态呢?”
“按理说,我是演的弟弟,精力更旺盛才对。”
“被你演的哥哥叫醒,我却一脸的疲惫,为什么?”
没明白自己的角色状态,吴垒双手插腰问哥哥。
演员有不理解的,问了导演。身为导演就需要给演员解惑,不然演员难以理解,后续就演不好。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我刚才说的。”
“我演的哥哥,跟你说了,怪兽出现的时间是两点钟。”
“你听到是两点的时候,还惊讶和不可置信的问:凌晨?”
“这个疑惑点,恰恰和你被叫醒后的疲惫呼应上了。”
“因为在怪兽出来,要出战之前,你演的弟弟是有熬夜看资料,摸寻怪兽出没的规律。所以你才会睡不好,或者是没睡多久就被叫起来出征打怪兽。”
“长时间熬夜研究资料,没有足够的睡眠,被叫醒之后肯定会很疲惫。”
“在疲惫的状态下,得知怪兽是凌晨出没的你,会很难以置信。”
吴限认真给弟弟讲解了这场戏的细节设定。
吴垒听完后,这才恍然大悟起来
“电影的开头,是通过独白来讲明白,怪兽的出现还有我们所经历的和怪兽大战,这些都是用你的声音来解读的。”
“电影播放的时候,用你的声音来做开场白,给观众讲清楚一些,不能在电影戏份里说明的细节内容。”
“比如说,为什么有怪兽来了,不用飞机、坦克去打怪兽?”
“因为坦克的导弹,还有飞机装载的导弹,杀伤力不够,无法轻易轰杀怪兽,只能用威力更强的核导弹。”
“但是用核导弹这种呢,又会对城市造成毁灭性打击,污染还强。所以能不用就不用,而是进行开发,专门设计出来机甲去跟怪兽肉搏。”
“这些对白,是你到时候后期配音说的。”
“这一段对白,又正好对应上你睡前看资料的这个设定,然后被叫醒一脸疲惫,最后再吃惊怪兽出现的时间是凌晨。”
听到这里,不只是吴垒,就是其它演员都吃惊。
吴限把这些细节环环相扣了,如果观众不细心看,根本就发现不了。
要不是吴限自己说的话,他们这些演员也看不明白。
这一场戏,光是演就演了一天。
电影的拍摄,和电视剧的拍摄完全不同。
一部电影基本上就是100场戏左右,一天演一场戏。
有时候一天演这场戏,就要演几十遍。
像王墨镜那样的,可能一场戏就让你反反复复演一个月都是有可能的。
通常来说,大部分的电影,都是一天拍摄一两场戏
一天拍一两场戏的电影,这很正常。
除非是一些赶时间,赶档期的,才会一天拍多场戏份。
像吴限的《那些年》、《不能说的秘密》、《突袭》这些都是一个月左右拍完的,就是一天拍几场戏。
可如果是这种特效打电话,一天拍一场戏是很正常的。
不断的ng,不断的变换演的方式,争取演出最好最合适的一场戏。
“你来听这段音乐;这段bgm,会是电影里,我和你从休息室出来,前往驾驶室的这段路程中出现的bgm。”
“你需要通过听这段bgm,然后想好我们这一段路要走出来的气势。”
吴限点开播放器,把《pacific rim》这首纯音乐bgm播放、
整个片场所有人,都在安静听这首bgm
“哇!这么强的气势吗?”吴垒都惊讶。
“对,因为是要开机甲去跟怪兽打架。”
“机甲和怪兽,都是上百米的身高,两三千吨的体重。”
“这种近战肉搏的大场面,是很具有视觉冲击力的。”
“为了奔赴战场,所以我们两个驾驶员,在从休息室前往驾驶室的这段路程里,bgm得要这种气势如虹的旋律,才能衬托出这场战争的震撼。”
“不仅如此,我们连走路的步伐都要一致,还有走路时的摆臂动作,习惯等,这些都要尽可能的一致。”
“为什么?”吴垒明白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