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壁垒与破局(1 / 2)

怡和的反击,果然如张建军所预料的那般,转向了更隐蔽也更致命的领域——国际贸易规则。

一周后,建邦实业欧洲部的经理慌慌张张地敲开了张建军办公室的门,手里拿着一份传真件,脸色发白。

“老板,不好了!德国和法国的主要客户刚刚同时发来紧急通知,说我们的数款塑料玩具和电子表,被他们的海关以‘涉嫌倾销’和‘安全标准未明确标注’为由,暂时扣留了!要求我们立刻提供极其繁琐的成本构成证明和全套技术标准文件,否则可能面临高额罚款甚至销毁!”

几乎是前后脚,美国市场的负责人也打来了国际长途,声音焦急:“张总,北美这边出问题了!我们的几批货在洛杉矶港被卡住了,说是接到了‘匿名举报’,怀疑产品使用的塑料添加剂不符合fda标准,需要送第三方实验室进行全面检测,整个过程可能耗时一个月以上!客户都在催货,威胁要索赔!”

倾销指控、安全标准、添加剂合规……这些都是国际贸易中最常见,也最难以迅速澄清的非关税壁垒。显然,怡和动用了其在欧美深厚的人脉和影响力,通过匿名举报、游说相关机构等方式,对建邦实业的产品发起了精准的“合规性狙击”。

目的很简单:拖延货物通关时间,引发客户索赔,败坏建邦实业刚刚在国际市场上建立起来的信誉。

这一招,极其毒辣。它不像原料断供或资金卡脖子那样可以通过寻找替代方案快速解决,它逼着你不得不陷入繁琐、耗时且成本高昂的法律举证和检测程序中,眼睁睁看着订单流失,商誉受损。

陈威廉闻讯赶来,看着两份噩耗,额头也冒出了冷汗:“老板,这……怡和这是要把我们刚打开的国际市场大门给硬生生关上啊!这些程序走下来,少则一两个月,多则半年,我们的外贸业务根本等不起!”

张建军面色沉静,眼中却寒光凛冽。他走到墙上的世界地图前,目光扫过欧洲和北美。

“威廉,慌什么。他们出招,我们接招便是。”他的声音冷静得可怕,“他们以为靠这些盘外招就能掐死我们,未免太天真了。”

他迅速做出部署:

“立刻成立两个应急小组。一组,由你负责,抽调法务、财务、技术部门精英,连夜加班,按照客户要求,准备所有成本构成证明和技术文件,要做得无懈可击,请香港最好的公证行和律师事务所背书,用最快的国际快递发过去。同时,让我们的欧洲代理,立刻聘请当地最好的贸易法律师,准备应对可能的反倾销调查程序,态度要强硬,明确表示我们将全力捍卫自身权益。”

“另一组,让北美分公司的人,立刻联系美国最大的第三方检测机构,不惜重金,要求加急对我们的产品进行全套fda标准检测,拿到最权威的合格报告。同时,让我们的进口商去向海关施压,澄清所谓‘匿名举报’的恶意性质。”

“是!”陈威廉被张建军的镇定感染,立刻领命而去。

安排完应急措施,张建军深知这只能治标。怡和既然开了这个头,绝不会轻易罢手,后续必然还有更多类似的手段。

必须找到破局之道。

他再次将目光投向地图,手指缓缓移过东南亚、中东,最后落在了内地。

“龙五,让市场部总监过来一趟。”

很快,市场部总监赶到。张建军指着地图,下达了新的指令:“欧美市场暂时受阻,但世界很大。立刻调整市场策略!”

“第一,东南亚市场,提升为最高优先级。加大在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的广告投入和渠道建设力度,我们的产品性价比在那里极具优势。可以适当让利给经销商,抢占市场份额。”

“第二,中东和拉美市场,之前投入不足,现在立刻组建专门团队去开拓。那里对价格敏感,合规要求相对宽松,正是我们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