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知道的有限,但对台岛机构来说,活着就是隐患。他们一定会继续尝试灭口。”
“加强看守。以后或许能派上用场。”张建军道。这个人证,关键时刻或许能换来一些东西。
王副主任的自杀像一块石头投入深潭,表面上波澜不惊,水下却暗流汹涌。台岛机构在香港的活动几乎彻底转入地下,暂时失去了威胁。
张建军趁机加快了资金回笼和股票吸纳的步伐。南洋的货款陆续到账,虽然不多,但聊胜于无。二级市场上,趁着怡和股价波动和威尔逊自顾不暇,他又悄悄吃进了不少九龙仓的散股。
但核心的资金缺口依然巨大。昌荣项目像个吞金兽,不断消耗着宝贵的现金。郭广荣的贷款还款日日益临近。
他必须找到一个决定性的破局点。
深夜,他再次独自站在地图前,目光扫过香港、南洋、内地。威尔逊的弱点在哪里?台岛的威胁暂时解除,内部隐患也已清理…突破口,似乎只剩下一个。
他拿起电话,拨通了利铭泽的号码。
“利生,抱歉这么晚打扰您。”
“建军啊,还没休息?听说你最近动作很大啊。”利铭泽的声音带着一丝疲惫,但也有一丝赞赏。
“被逼无奈,让利生见笑了。”张建军谦逊一句,转入正题,“利生,关于汇丰…董事会内部,现在风向如何?”
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下,利铭泽缓缓道:“分歧很大。老牌英裔高管依旧强硬,但一些少壮派和独立董事认为继续偏袒怡和会损害银行长远利益。而且…伦敦金融城那边对你的‘投诉’很重视,已经派人来非正式问询了。”
张建军心中一动:“利生,您觉得…如果我这个时候,能拿出一笔足够分量的抵押物,比如…昌荣项目未来几年的部分收益权,或者我在印尼的贸易合约,有没有可能从汇丰少壮派那边,打开一个缺口,争取到一笔新的贷款?哪怕利率高一点?”
利铭泽沉吟良久:“…有点冒险,但未必不能一试。关键是抵押物的价值和说服力。而且,必须绕开现在的主管经理,直接和能拍板的人谈。”
“我明白了。谢谢利生指点!”
挂掉电话,张建军眼中重新燃起光芒。汇丰内部的裂痕,就是他的机会!
他立刻叫来陈威廉和财务团队,连夜整理昌荣项目的详细未来收益预测和印尼贸易的长期合约,准备一份极具说服力的贷款申请材料。
他要孤注一掷,直接攻击汇丰堡垒的内部!
然而,就在他准备材料时,一个陌生的号码打到了他的私人手机上。对方声音经过处理,只说了一句话:
“张先生,小心来自北方的老朋友。他送了一份‘大礼’给你,已经在路上了。”
电话戛然而止。
张建军握着手机,眉头紧锁。
北方的老朋友?林向东?!
他还没死心?这份“大礼”又是什么?
刚刚明朗的局势,瞬间又蒙上了一层阴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