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回敬(1 / 2)

张建军的狠话和百万花红如同在滚油里滴入冷水,在香港的灰色地带炸开了锅。

一时间,各种真真假假的线索和举报涌向肥彪那边,又辗转传到龙五手中。大多是无稽之谈或借机报复,但也并非全无价值。

经过层层筛选,一条模糊的线索引起了注意:火灾前几天,有几个生面孔在观塘一带出没,打听电子厂的情况,特别是仓库的位置和安保换班时间。据描述,其中一人手臂上有明显的蛇形纹身。

“查这个纹身。”张建军下令,“让肥彪帮忙,看道上有没有人认识这个标志。”

与此同时,冯永发冒着极大的风险,终于找到机会。他利用整理档案的便利,将那份记载着惊人成本的旧评估报告的关键几页,用微型相机偷拍下来,又“无意间”将冲洗出来的模糊照片“遗落”在一位以挖掘豪门秘闻著称的财经记者常去的咖啡馆。

照片很快见了报。虽然依旧没有确凿来源,但清晰的数字和怡和内部文件的格式,比之前的“消息人士”爆料更具冲击力。舆论哗然,质疑声浪陡增。怡和股价应声下跌了几个百分点。

威尔逊暴跳如雷,在公司内部进行了更严厉的清查,但冯永发做得干净,没有留下把柄。压力之下,威尔逊不得不提前公布了码头搬迁计划的“初步利好预期”,试图稳定股价,却显得欲盖弥彰。

而港府环境科那位科长,在收到匿名人士提供的“详实资料”后,更加理直气壮地对怡和的环评报告提出了多达数十项的质疑和补充要求,将审批进度拖入了泥潭。

威尔逊的计划,尚未正式启动,就已处处受制。

张建军的回敬,精准而有力。

然而,他并未感到轻松。内部的阴影依旧存在。钟先生布下的饵——那份关于新型计算器核心参数的假资料,依旧静静地躺在周师傅实验室的加密文件柜里,似乎无人触碰。

周师傅本人则全身心投入到火灾后的设备抢修中,几乎不眠不休,看上去憔悴而焦虑,完全不像心里有鬼的样子。

张建军的心情复杂。他既希望周师傅是清白的,又担心是自己忽略了什么。

这天,甲一从雅加达发回了一份详细的报告,不仅汇报了业务进展,还附上了一份他对当地华人商圈各派系关系的梳理和分析,其中提到了一个信息:当地一位颇有影响力的侨领,与澳门贺先生私交甚笃,但其家族生意与台岛方面也有若即若离的联系。

张建军立刻想起那块卡住昌荣项目脖子的地皮——星辉控股。贺先生上次说帮不上忙…

他沉吟片刻,再次拨通了贺先生的电话。

“贺生,没打扰您吧?”

“建军啊,听说你厂子出了点事?处理得怎么样了?”贺先生关切地问。

“谢谢贺生关心,损失不小,但还能应付。”张建军略过细节,话锋一转,“贺生,上次星辉控股那块地的事,再次感谢您费心。我后来想了想,强求不得。不过,我最近在印尼的业务,倒是听说一位侨领陈老先生,和您是老朋友?”

电话那头安静了一瞬,贺先生的声音多了几分玩味:“建军,你的触角伸得很长嘛。不错,老陈和我是多年交情。怎么,你在那边遇到麻烦了?”

“没有麻烦。只是生意上想拜会一下陈老,苦于没有门路,想请贺生您帮忙引荐一下,就说我是您的晚辈,过去拜个码头。”张建军说得十分客气。

贺先生哈哈一笑:“你小子,是无事不登三宝殿。不过老陈那人,面子还是卖我几分的。我帮你打个招呼。至于成不成,看你自己的造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