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先生,初步复审有发现。”钟先生将文件夹放在桌上,“永新纺织厂新上任的财务副主管,账户最近有几笔不明来源的大额资金流入,与他本人的收入水平严重不符。而且,我们监控到他昨晚与一个可疑号码有过长时间通话,经查,那个号码登记在一个空壳公司名下,但与台岛机构有间接关联。”
张建军眼中寒光一闪:“人呢?”
“龙五的人已经‘请’他去喝茶了。”钟先生语气平淡,“正在问话。”
“问清楚,谁指使的,想干什么。”张建军冷声道。
“明白。”
内部隐患的浮现,让张建军意识到危机的全面性。对手的攻击无所不在。
就在这时,桌上的另一部电话响了起来,是利铭泽的私人号码。
张建军深吸一口气,接起电话:“利生。”
“建军啊,汇丰的事情,我知道了。”利铭泽的声音一如既往的平稳,“遇到困难了?”
“一点小麻烦,还能应付。”张建军尽量让自己的语气显得轻松。
“五百万,够不够周转?”利铭泽直接问道。
张建军一怔,没想到利铭泽如此直接:“利生,我…”
“工业邨的项目,我看好。你这个人,我也看好。”利铭泽打断他,“钱,我可以先借给你,按银行利息算。但不是白借,有个条件。”
“利生请讲。”
“昌荣地产那块骨头,我听说你想啃下来?”利铭泽问道,“赵昌荣找过我,我没接。那摊子水太浑,债务麻烦,而且怡和盯着。你如果真打算要,用工业邨的部分股权做抵押,我帮你把这笔钱出了,连同周转的资金一起。”
张建军瞬间明白了利铭泽的打算。他既想保住工业邨,又不想直接卷入与怡和的正面冲突,于是用这种方式,既提供了支持,又将昌荣地产这个烫手山芋和部分风险转移给了张建军。同时,进一步加深了双方在工业邨项目上的绑定。
老辣,而且不失分寸。
张建军快速权衡。接受条件,能立刻缓解资金危机,拿下昌荣,还能借利铭泽的势稳住汇丰。代价是工业邨的股权和直面昌荣的债务风险。
“好。谢谢利生支持。”张建军没有犹豫太久,做出了决断。危机面前,必须抓住一切能抓住的力量。
“聪明。”利铭泽笑了笑,“明天我让律师和财务过去找你办手续。”
放下电话,张建军长长吐出一口气。资金危机暂时缓解,但身上的压力更重了。
龙五的内线电话响了进来:“老板,那个财务副主管招了。台岛那边的人给他钱,让他找机会在永新纺织的出口报关单上做手脚,制造偷税漏税或走私的假证据。”
“处理干净。然后,把‘证据’给台岛那边送一份回去。”张建军语气冰冷。
“明白。”
窗外,夜色渐深。危机如同暗夜中的潮水,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但张建军已然找到了几块坚实的礁石,站稳了脚跟。
火线上,他顶住了压力。接下来的反击,将会更加致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