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威胁汇丰(1 / 2)

新界地皮的收购进行得异常顺利。

利铭泽的招牌加上张建军的金元攻势,让那些原本待价而沽的乡绅和村民纷纷松口。

短短半个月,“新界发展有限公司”就悄无声息地拿下了近千亩土地的长期使用权,价格甚至比预想的还要低。

张建军立刻聘请了最好的设计师和测量师,开始紧锣密鼓地进行整体规划和基建设计。工业邨的蓝图在他脑中愈发清晰。

然而,就在他以为能暂时喘口气时,怡和的反击,以一种他未曾预料的方式到来了。

这天早上,陈威廉急匆匆地闯进办公室,脸色难看:“老板,出事了!”

“慌什么,慢慢说。”张建军正在看工业邨的规划草图,头也没抬。

“是永新纺织,我们刚刚谈好的几家原料供应商,突然同时打电话来,说无法按时交货,甚至要取消合同!”陈威廉语气焦急,“理由是…是他们的资金流被银行限制了。”

张建军放下图纸,眉头微皱:“哪家银行?”

“主要是汇丰和渣打!尤其是汇丰,态度很强硬,暗示这些供应商如果继续和我们合作,之前的贷款可能会被重新审核,”陈威廉愤懑道,“这明显是有人在背后搞鬼!”

“怡和。”张建军几乎瞬间就确定了目标。

只有怡和有这个能量和动机,通过金融手段向他的上游供应链施压。这比直接对付他更阴险,打击面更广。

“怎么办?老板?原料跟不上,生产线最多撑三天就要停工,工人工资、设备折旧…每天都是损失!”陈威廉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张建军沉默片刻,手指在桌上轻轻敲着。

直接去找汇丰理论?对方完全可以用商业风险为由搪塞过去,搞不好还会激化矛盾。

“原料供应商里,有没有哪家规模不大,但技术不错,只是缺资金的?”张建军突然问。

陈威廉一愣,马上回答:“有,有一家‘诚信化工’,老板姓赵,技术很过硬,生产的特种染料质量比进口的还好,就是规模小,资金周转一直困难,所以这次被银行一卡,立刻就扛不住了。”

“联系赵老板。”张建军果断下令,“告诉他,建邦实业愿意溢价30%,收购他51%的股份,注资扩大生产,并且保证以后永新纺织的染料订单优先给他。条件只有一个,立刻恢复供货,而且必须独家供应给我们。”

陈威廉眼睛一亮:“老板,您这是要…”

“他缺钱,我给钱。银行掐他脖子,我给他输血。顺便,把核心原料抓在自己手里。”张建军冷声道,“快去办,今天之内必须签合同。”

“是!”陈威廉立刻冲了出去。

处理完原料危机,张建军拿起电话,直接打给了汇丰的史密斯。

“史密斯先生,最近还好吗?”张建军的语气听不出任何情绪。

“张先生?哈哈,还好还好。”史密斯的声音有些许不自然,“听说你的生意越做越大了,恭喜啊。”

“托福。”张建军淡淡一笑,“不过最近遇到点小麻烦,几家原料供应商好像资金出了点问题,听说和汇丰有点关系?”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史密斯打着哈哈:“哎呀,张先生,银行有银行的风控流程,最近市场波动大,审核严格些也是正常的嘛,绝对不是针对谁。”

“我明白。”张建军语气不变,“只是顺便提醒一下史密斯先生,永新纺织和建邦实业的账户,每个月在汇丰的流水也不少。如果因为原料断供导致生产停滞,资金周转不过来,到时候还不上贷款,吃亏的还是银行,对吧?”

史密斯那边又是一阵沉默,显然在权衡。张建军是在暗示,如果汇丰继续配合怡和卡他脖子,导致他还不上贷款,汇丰自己也受损。

“张先生说的是…风控也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嘛。”史密斯的语气软化了一些,“我会再去了解一下情况,尽量不影响正常的商业合作。”

“那就多谢史密斯先生了。”张建军挂了电话,知道这点压力暂时能缓解一部分问题,但根本解决还要靠自己。

刚放下电话,蛇仔明又一脸紧张地跑进来:“老板,工务司署的人来了,说接到举报,要检查我们新收购地块的土地用途和环保规划,还说我们的手续可能有问题,要暂缓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