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通过初步建立的华商联系网络,秘密联系了另外两位实力较为雄厚、也有意趁低吸纳的华商——一位是做五金和机械贸易起家的郑老板,另一位则是经营食品加工和零售的周老板。
张建军提出,可以三方组成一个临时财团,共同出资,瞄准一两家市值被严重低估、但拥有核心地段物业或专利技术的目标,发起善意收购或趁低吸纳其流通股,然后通过改组董事会,注入资源,提升价值后,再择机套现或长期持有。
这个提议既能降低各自风险,又能整合资源,实现共赢。郑、周两位老板仔细评估后,表现出了浓厚兴趣。
经过几轮秘密磋商,一个临时性的“联合收购基金”悄然成立,首期资金由三家共同出资,总额达到八百万港币,由张建军主导运作。
第一个目标,他们选定了一家名为“永新纺织”的老牌上市公司。
该公司在九龙塘拥有一大片自用地皮和厂房,设备尚可,但因经营不善和股灾冲击,股价跌至谷底,市值仅剩三百多万,但其土地资产的实际价值就远超这个数。
张建军指挥陈威廉,通过多个分散账户,开始在二级市场悄悄吸筹永新纺织的股票。
与此同时,京城。
林向东得知张建军非但没有被整垮,反而在华商圈里声名鹊起,甚至开始联合其他华商搞风搞雨,气得几乎吐血。
官方渠道的施压似乎效果有限,香江毕竟天高皇帝远。
他眼中闪过极度阴狠的光芒,一个更毒的计划在他脑中成型。他再次拿起了那部红色保密电话,拨通了一个极少联系的号码。
“老刀,是我。上次的事…失败了。目标比想象的要扎手。”林向东的声音压抑着愤怒和冰冷,“我需要你动用另一条线,不是直接动手,是‘断根’。”
“说具体。”电话那头的声音沙哑而沉稳。
“他在内地,应该还有牵挂吧?查一查,找个合适的‘点’,制造点‘意外’,比如…生产事故,或者…材料失窃,涉及到国家财产损失的那种。要让他背上洗不掉的污名,让他在内地彻底失去立足之地,甚至成为被追缉的对象!我看他在香江还怎么逍遥!”
林向东的语气充满了恶毒。他要从根源上毁了张建军的名誉和根基,让他变成丧家之犬!
“目标资料和内地关系网,尽快给我。费用加倍。”代号“老刀”的人没有多问,直接谈条件。
“可以,要快。”林向东挂断电话,脸上露出狰狞的笑容。张建军,我看你这次怎么死!
香江,张建军对林向东更恶毒的阴谋暂时还一无所知。他正全身心投入到商业布局中。
永新纺织的吸筹进行得颇为顺利,股价低迷,散户抛售意愿强烈,联合基金很快悄悄吸纳了接近15%的流通股。
然而,市场上似乎还有另一股资金也在小幅吸纳永新纺织的股票,动作同样隐蔽。
“查清楚是谁了吗?”张建军问陈威廉。
“还在查,对方账户很分散,操作也很老道,像是职业炒手。”陈威廉回答。
张建军微微皱眉。是巧合?还是有人也盯上了这块肥肉?或者是英资的又一次干扰?
他意识到,收购可能不会一帆风顺。
“加快速度,提高吸筹价格上限,务必在对方反应过来前,拿到尽可能多的筹码。同时,龙四,你那边也动起来,我要知道另一股资金的来源!”张建军果断下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