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巧施手段平事端 暗线布局控水警(2 / 2)

过了一会儿,阿炳也回来了,脸色轻松了不少:“大佬,阿水他们答应咬死不知情,就说是在海上被人雇的临时工。”

又过了片刻,那个盯梢的年轻渔民跑回来:“大佬!水警那边好像松动了!我看到黄帮办接了电话后,就把人带上岸了,没戴手铐!船还扣着,但货好像被他们搬走了不少…”

张建军嘴角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冷笑。鱼儿上钩了。

第二天,消息传来。

水警那边以“证据不足,当事人系受雇运输,情节轻微”为由,将对阿水等人的指控降格为“违反海上交通规例”,罚款了事,人当场释放。

至于那批“电子表”,自然是以“证物”名义被水警“暂扣”,实际上就是被私吞了。

阿水等人安然回到码头,对张建军千恩万谢。虽然损失了一批货,但人没事,已经是万幸。

阿炳更是对张建军佩服得五体投地,彻底死心塌地。

经过此事,码头上的渔民和工人都看清了这位新老板的能量和手段——连水警的麻烦都能轻易摆平!

张建军的威信瞬间确立,码头的管理权顺利交接,秩序为之一新。

但张建军看得更远。这次事件暴露了水路运输的风险,也让他看到了另一个机会——腐蚀和控制。

几天后,他让蛇仔明再次以匿名方式,给那位黄帮办送去了五千港币,并附上一张纸条:“黄帮办办案辛苦,一点茶钱,望笑纳。以后码头生意,还望多多关照。”

这既是“分红”,也是进一步的捆绑。

果然,几天后,蛇仔明汇报,水警巡逻队经过码头时,态度明显和善了许多,甚至带队的黄帮办还主动点头示意。

一条隐秘的线,就这样搭上了。

控制码头,打通水警环节,张建军的航运物流计划终于具备了初步可行性。

那艘旧渔船很快完成了简单改造,加装了吊臂和加固了货舱,开始承担建邦实业原材料和成品的一部分运输任务,成本大大降低。

同时,张建军也开始尝试利用这条初步建立的“安全”水道,进行一些利润更高的“特殊”贸易,当然是极其谨慎和小规模的,作为现金流的补充。

然而,树大招风。建邦实业的快速崛起和码头的易主,终于引起了真正大人物的注意。

这天,陈威廉神色紧张地来到工厂办公室,带来一个消息。

“张先生,麻烦了!捷成洋行的人今天突然来隆盛,旁敲侧击地打听您和建邦实业的情况!语气很不友好!”

捷成洋行?又是一家实力雄厚的英资洋行,规模甚至比太平洋贸易背后的怡和还要大,业务范围更广。

“知道为什么吗?”张建军皱眉。

“好像…好像是因为我们抢了他们在观塘一带的几个塑料配件订单…还有传言说,我们通过不正当手段拿到了太平洋贸易的供应份额…”陈威廉忧心忡忡,“他们好像怀疑布朗和我们有私下交易,要调查!”

张建军目光一凝。

真正的挑战,来了。

这一次,对手不再是街头混混或者一个可以被收买的买办,而是实力雄厚、盘根错节的英资巨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