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拿捏把柄控买办 暗渡陈仓扩版图(2 / 2)

“很简单。”张建军语气放缓,但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第一,全力推动建邦实业成为太平洋贸易的核心供应商,份额要达到百分之三十以上。”

“第二,利用你在怡和的人脉和渠道,在不违反明显规则的前提下,为建邦实业介绍其他英资洋行的业务机会。”

“第三,‘大洋贸易’以后接到的订单,如果涉及塑料制品或相关配件,优先交由建邦实业代工。”

他提出的条件,既包含了明面的商业合作,也包含了暗地的利益捆绑,既给了布朗压力,也留了余地,甚至给了他一条继续牟利的暗路。

布朗沉默了足足一分钟,最终艰难地点了点头:“…我答应你。但你要保证,那些东西…”

“只要合作愉快,这些东西永远不会见光。甚至,我们可以成为‘朋友’。”张建军微微一笑,举起酒杯,“为了我们未来的合作,干杯。”

布朗颤抖着手举起酒杯,勉强碰了一下。

他知道,自己从此被这个年轻的华人捏住了命门,但也隐隐看到了一条更安全的发财之路。

接下来的事情变得异常顺利。

在布朗的“大力推荐”和“客观分析”下,建邦实业顺利成为了太平洋贸易的一级供应商,订单份额稳步提升。

同时,通过布朗的私下引荐,建邦又接连接到了另外两家英资洋行的小额订单,虽然都是些边缘产品,但成功打入了更多圈子。

而“大洋贸易”转包过来的订单,利润更为丰厚,虽然需要做得更加隐蔽。

建邦实业的规模迅速扩大,不得不租赁相邻的厂房,添置新设备,招募更多工人。

张建军顺势将“建邦实业”正式注册为公司,自任董事长,提拔潮州明为厂长,周永泉为技术总监,蛇仔明则负责对外联络和“特殊”事务。

一个集生产、研发、销售于一体的企业雏形初步形成。

资金如同滚雪球般增长。张建军通过隆盛证券,继续在股市低迷期吸纳那些被错杀的优质地产股和实业股,长期持有。

同时,他也没有放弃短线操作,凭借对市场情绪的精准把握,时不时小赚一笔,充实现金流。

然而,业务的极速扩张,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原有的二手卡车运力严重不足,原材料采购和产品运输频频告急。

张建军意识到,必须建立自己的物流队伍。

他让蛇仔明去打听二手车市场和水货船的消息,计划购买几辆卡车和一两艘小吨位的二手货船,组建一支小型运输队,不仅能满足自身需求,未来还能承接外部业务。

这天,蛇仔明带回一个消息:“张生,打听到了!筲箕湾那边有艘旧的双层拖网渔船要卖,吨位不大,但保养得还行,船主急着用钱,价格很便宜!而且,那船稍微改造一下,就能运货!甚至…跑跑近海‘特殊’线路也没问题。”

跑近海“特殊”线路?张建军立刻明白了其中的潜台词。

这意味着,他的触角,或许可以延伸到更广阔,也更灰色的领域。

“约船主,我去看看。”张建军没有丝毫犹豫。

要想在香江这片江湖快速崛起,有时候,就不能太循规蹈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