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梯间外,人群越聚越多,三十多个投了钱的居民几乎全来了,个个伸长脖子,脸上写满了焦虑、期待和一丝不安。
潮州明和蛇仔明站在门口,同样紧张得手心冒汗。
他们虽然亲眼见证了张生如何在股市里翻云覆雨,但面对这群几乎押上身家的街坊,心里还是没底。
“吱呀——”
破旧的木门被从里面推开。
张建军走了出来,手里拿着蛇仔明那本登记册,面色平静如水。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在他身上,心脏提到了嗓子眼。
张建军没有废话,直接展开登记册,声音清晰地念出第一个名字和金额:“周永泉,本金八十港币。”
周师傅连忙上前一步,手都有些发抖。
张建军从随身带着的一个帆布包里,取出早已分好的一叠钞票,数出一百二十块,递了过去:“本金八十,利润四十。点清楚。”
一百二十块!周师傅接过钱,愣了好几秒,才猛地反应过来,声音哽咽:“清楚了!清楚了!多谢张生!多谢张生!”他紧紧攥着钱,激动得老泪纵横。
三天,四十块利润!这比他辛苦修理一个月赚得还多!
人群瞬间骚动起来,眼中的怀疑被巨大的惊喜和渴望取代!
“下一个,李阿四,本金五十。”
七十五块递出。
“王老五,本金一百。”
一百五十块递出。
……
张建军一个个念着名字,按照登记金额,准确无误地支付本金和百分之五十的利润。
帆布包里的现金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减少,而拿到钱的人无不欢天喜地,对着张建军千恩万谢。
整个过程有条不紊,没有丝毫差错。
当最后一个人的钱发放完毕,人群中爆发出巨大的欢呼和议论声。
“真的!真的给了!五十利润!”
“张生信人!”
“发财了!真的发财了!”
“张生!下次还有这种好事,一定要带上我啊!”
潮州明和蛇仔明看着这一幕,松了口气的同时,对张建军的敬佩达到了顶点。
说三天就三天,而且说多少钱就多少钱,一分不少!这份信誉和实力,在城寨里简直是神话!
张建军抬了抬手,压下众人的喧哗。
“钱,大家拿到了,规矩,我也立下了。”张建军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我张建军做事,讲信用,也讲规矩,以后跟着我,有我一口吃的,就不会饿着大家。但谁要是背后耍花样,吃里扒外…”
他目光冰冷地扫过全场,没有说下去,但那股无形的压力让所有人都心头一凛,纷纷表态。
“张生放心!我们绝对听您的!”
“谁敢耍花样,我第一个不答应!”
恩威并施,人心初步收拢。
打发走千恩万谢的众人,张建军回到屋里。
帆布包里还剩下三万两千多港币。
减去偿还集资的本金加利润约九千六百块,他这次做空操作,净赚两万三千多港币。
加上之前剩余,他个人拥有的资金,达到了四万港币。
这笔钱,在1973年的香港,已经算是一笔不小的启动资金了。
一个普通工人需要不吃不喝攒十几年。
“张生,您真是这个!”潮州明凑过来,激动地竖起大拇指,“接下来我们怎么做?继续炒股票?现在股市还在跌呢!”
蛇仔明也眼巴巴地看着,他现在对张建军是盲目的信服。
张建军摇摇头:“场外交易手续费太高,风险也大。资金量大了,不能再这么玩。”
张建军沉吟片刻。
四万港币,虽然不少,但想进入正规的证券公司开户,并且获得一定的交易权限和杠杆,还是有些勉强,尤其是一个没有正式身份、只有临时担保的人。
他需要一块敲门砖,或者,一个机会。
“明哥,你人面广,打听一下,最近有没有哪家华资券商,规模不用太大,但业务比较灵活,急需资金或者客户的那种。”张建军吩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