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绝境金指,高原惊雷(求票)(2 / 2)

工具迅速备齐。施密特抱着胳膊冷笑:“垂死挣扎?浪费时间!”

张建军充耳不闻。他挽起袖子,露出精壮的小臂。这一次,他的动作完全不同!不再是试探性地摸索,而是精准、迅捷、带着一种洞穿本质的自信!

他快速在巨大的箱体基面上涂抹红丹粉,落主轴,吊起。红丹粉的印记显现。在众人眼中,那依旧是难以分辨的细微高点。

但在张建军融合了“超微米级形变源定位感知”的眼中,那细微的印记却如同地图上的坐标,清晰地指向了几个特定的、在热机状态下会产生异常应力集中的微观区域!

正是这些“应力核”在温度变化下引发了连锁的畸变放大!

张建军拿起刮刀。手腕沉稳,每一次刮削,都精准地落在那些“应力核”的周边区域,角度、力度、深度都经过脑海中算法的瞬间计算和优化!

整个厂房鸦雀无声,只有刮刀与钢铁摩擦发出的细微“沙沙”声。

施密特脸上的冷笑僵住了,渐渐转为惊疑,再到无法理解的震惊!他无法相信自己的眼睛!

时间在极度紧张中流逝。整整五个小时的高强度操作!当最后一次主轴落下,红丹粉显示出均匀、细密、完美的接触印痕时。

张建军才长长地、如释重负地吐出一口浊气,声音带着一丝疲惫却无比坚定:“装机!测试!”

巨大的主轴缓缓复位。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施密特死死地盯着震动监测仪表,手指关节捏得发白。

嗡——

轧机启动,沉重的轧辊缓缓压下…运行平稳!异常震动…消失了!

控制台上的轴心偏移监测数据,稳稳地、清晰地定格在绿色的合格区中心线!

“成了——!!!”死寂被赵总指挥一声破了音的狂吼打破!巨大的厂房瞬间被震耳欲聋的欢呼声淹没!

项目组的技术人员、工人、士兵们激动得热泪盈眶,疯狂地涌向张建军,将他高高抛起!

施密特呆立当场,如同泥塑木雕。

他看着仪表上那完美的数据,再看向被众人簇拥、汗水浸透工装却眼神明亮的张建军。

他踉跄着走上前,第一次,在张建军面前深深弯下了腰,声音干涩嘶哑,带着前所未有的敬畏:“张…张先生…这…这是神迹…您是…机械之神吗?”他引以为傲的日耳曼精密,在这个东方年轻人面前,被彻底碾碎!

———

“昆仑”咽喉上的枷锁,被张建军以最震撼的方式,一剑斩断!消息如同惊雷,瞬间传回四九城!

张建军婉拒了基地盛大的庆功宴,第一时间踏上归程。

吉普车依旧颠簸,但他靠在座椅上,闭目养神,心中一片澄澈。那600元,花得其所!金手指是底牌,但真正闪耀的,是他抓住时机、果断亮剑的魄力,和最终力挽狂澜的辉煌成果!

四合院沐浴在夕阳金色的余晖中,宁静得仿佛另一个世界。宋卫国一丝不苟地锁好院门。倒座房死寂无声。

张建军推着车进院。宋卫国立刻迎上,敬礼:“张厂长!任务顺利?”

“嗯。”张建军点头,目光扫过院内,最后落在易中海曾住过的小屋方向,那里已空空如也。

推开屋门,桌上文件最上方,是厂办通知:德国克虏伯集团代表罗伯特先生三日后抵京,正式合作谈判,由张副厂长全权负责。

另一份,是街道授予“文明新风标兵院”的证书。

张建军拿起证书,嘴角勾起一抹淡然而满足的弧度。

他的目光越过院墙,投向更辽阔的天空。

红星轧钢厂的巨舰已劈波斩浪,国际合作的大门轰然洞开,而他的名字,已然刻在了更高处。

灯光下,他拿起笔,在日志上写下:

1.克虏伯谈判最终预案。

2.听取西南任务全面汇报。

笔尖沙沙,沉稳有力。新的征程,才刚刚启航。